新版塊 必有新龍頭 大行情 必有大突破 |
發布日期:10-12-15 08:34:0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凡是新的事物的出現總會有一個慢慢接受的過程,褒貶有之,無論你接受不接受,新的事物總是按市場規律發展壯大,因為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我們不妨來看看以下郵品: 郵幣博覽會出現的1995年的桂花無齒張等量小短腿郵品、2003年的小版張、2004年的國旗不干膠膠、2006年的文房四寶絲綢以及分量很重的長征本冊、2007年的佳郵評選張、2008年的主題日張、2009年唐詩方聯冊、2010年的世博四聯張以及音樂家本冊和無齒扇形梅蘭竹菊,這些所謂新生郵品面世后令郵民們愛恨有加,這些東東無論是量上還是設計上都非一般郵品所能比,既然是非一般郵品,那肯定也是非正常價位得到,于是從當初的大江南收藏專業性報紙到地方性民間郵報再到現在的網絡都把其歸納為有害郵品。甚至還搬出89年萬國郵聯大會的集郵規則來討伐、定性。但這些郵品愣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時間也是體現價值的最佳方式。從95年的桂花無齒開始,這些短腿郵品一路走來,它們的價值也在爭議中不斷顯現出來。95年的桂花無齒大幅溢價百元左右面世到后來的97年的千元追捧,即使如今的500元左右的價格也體現出其王者風范,目前呈螺旋式上升;2003年的小版張更是在非議中走到如今的輝煌,也確實不易。縱觀這些所謂的斷腿郵品為何會在每次行情中跑贏大市,除了發行量都特別小外(幾萬至幾十萬),還有一個就是它們為我們帶來對郵品的全新認識,這種認識往往具有滯后性,從今年發行的無齒梅蘭竹菊扇面張以及世博四聯再一次感覺到,人們還沒有搞清楚甚至懷疑其真正價值時,它們的價格已飛上九霄之外,還有一點最重要的那就是它們本身所包含的價值信息,這些郵品所包含的信息量也絕非一般郵品所能及,郵政當局那可謂苦煞心思利用最有價值的選題,使其題材價值最大化,尤其是本冊系列郵品,如長征本冊可以說就是紅軍2萬5千里長征的輝煌史,唐詩特殊方聯冊獨具匠心的奏折型設計以及唐詩所包含的中國博大深邃的文化,也許是為今后發行宋詞、元曲等做下鋪墊;世博方聯張冊的內容更是三地聯合發行的量小經典之作。 如今,大勢明朗,行情的逐級推進必定成就這些量小精品板塊,目前世博方聯冊價值的挖掘為量小精品版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用,相信還處在底部的本冊系列等版塊一定會展翅高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