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市場目前狀況和未來發展 |
發布日期:11-06-23 08:30: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 |
的問題,郵政主管部門、各級集郵組織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集郵文化活動,在組編郵集參展、培養集郵后備隊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集郵經營每況愈下,郵品交易逐漸從原來的郵幣卡市場老大的地位上滑落,成為收藏品市場上的一個小分支。目前,各地許多集郵市場都加上了“收藏品”的字樣,我個人認為,這是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20世紀80年代,人們的文化消費領域有限,由于集郵入門的門檻較低且又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同時郵品漂亮的畫面也很吸引人,故而很快就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如今,我國的經濟建設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以及信息的獲取方式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集郵作為個人愛好被大眾接受的程度自然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由此導致集郵群體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郵市行情和郵品價格的組成 郵市目前是怎樣一種狀態呢?筆者認為,集郵者到郵市的主要目的是拾遺補闕、獲取郵識、結交郵友。除了經常光顧郵市的鐵桿郵迷外,集幣者和集卡者以及收藏者也是郵市的常客。由此可見,目前僅以集郵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市場已經很難吸引到更多的顧客了,增加收藏品經營種類是郵市提高人氣的好方法。同時,多種經營的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一個城市或地區的文化層次,對各地的文化事業發展和建設是有益的。 從事經營活動的目的,是要獲取一定的商品利潤,這是市場經營的一般規律。毋庸諱言,自1991年和1997年兩次“郵市大潮”之后,郵市的經營活動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與郵市過度炒作郵品、透支郵品價值分不開的。在當時的條件下,人們的投資渠道相對于現在要窄得多,大量資金涌入郵市,造成了郵資票品價格的飛漲。筆者贊同集郵儲財的觀點。收藏和投資郵品的大多數郵人也希望自己的藏品不斷升值,但這種升值應該是建立在時間積累、郵品自然消耗、存世量逐漸減少的基礎上的,而不是郵品發行后價格就立即飛升,讓集郵者和投資者也不得不遠離。隨著郵政監管機制的不斷加強,郵資票品的發行管理工作日益規范,炒作新郵的現象已較以往有所減少,但集郵市場上郵資票品低于面值銷售(打折)的問題也同樣發人深省。 目前,郵品價格主要由郵市交易價、新郵期貨價、網絡交易價和郵品拍賣價等組成,這一系列價格變化決定著郵市行情的走向。 所謂“新郵期貨價”,是指郵資票品發行前郵商在郵市上給出的一個預售價格。期貨價的高低主要由該郵品的發行量、設計和印制質量、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