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J字頭郵票仍是投資的空白點 |
發布日期:11-10-19 08:26:4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今天,股市、樓市、黃金市場均出現了萎靡不振的景象,郵票投資市場和其收益可謂是“風景這邊獨好”。小本票、編號票、JT票等各個板塊輪番轟炸,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其中最明顯的要數早期的T票了,這當中的優秀代表就是《齊白石作品選》,這套票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是與它的自身價值的體現密不可分的,真可謂: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 我認為,《齊白石作品選》的悄然上漲,只不過是向市場傳遞的一個積極信號而已,與其前后發行的老票都會上漲,這叫價值回歸,前面已經說了,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炒新和謂“黑馬”的暴漲只是泡沫而已,肯定會讓投資者遭受損失的。可以預見,這個時期的老票還會有很大的漲幅的,原因很簡單:物以稀為貴。我絕對不相信,那些所謂的黑馬的價值能夠超過這些老票。 我們可以看到,此番行情漲幅大的都集中在1978-1981年間發行的郵票上。明眼人都知道,這幾年我國發行的郵票可謂是精品云集,力作輩出,其藝術水準時至今日仍很難超越。因而,投資這一時期郵票的人有明顯的收益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這里我們應該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重T票輕J票,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加強對1974—1984年J票的研究、收藏與投資力度。 這一時期發行的J字頭郵票濃縮了我國那一個時期的歷史、記錄了共和國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同時也向人們發出了一個告示:J字頭郵票不僅僅是郵票,這一時期發行的J字頭郵票橫跨了文革時期、“徘徊期”和改革開放時期,其歷史背景極為復雜,因而也就奠定了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珍貴性。以J 8第四個五年計劃為例,在整個馬甸郵市里,可能也找不到幾版原膠、四角尖尖、雪白的整版的了。 這一時期發行的J字頭郵票還開創了我國郵票發行的很多“中國郵票發行之最”:整個J字頭郵票共發行106套(1974---1984年);小本票1本(是面積最大的一本小本票,也是前18本小本票中唯一一本紀念郵票和國際題材的小本票);小版張2張(中美小版張的發行首開我國發行小版張之先河);小型張(小全張)6枚;小版張1枚;1976年2月20 日還發行了多達16枚,開創了的J字頭郵票枚數最多之先河的J 8《第四個五年計劃》,一套郵票多達16枚,時至今日也沒有那一套超越它;J41、42還開創了我國郵票加字發行的先河。 這一時期發行的J字頭郵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選題精準、設計精美,大多數郵票都出自大師之手,因此極具投資、研究和收藏價值,這一時期發行的J字頭郵票還具有史學價值。例如:J5第四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