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票投資群體結構與當前心態 |
發布日期:10-07-16 08:25: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黃興躍 |
新中國成立60年來,郵票作為民間收藏,它的價值及潛在價值越來越引起世人的關注,也成為中國廣大集郵者和投資者的投資渠道之一。在1997年郵票鼎盛時期,中國集郵人數曾達2000萬之巨。可見郵票作為投資理財的魅力有多大。但是,1997年郵市高潮之后,國家郵政錯誤的高估了郵票價值及社會需求,忽視了郵票保值、增值的基本條件,是依靠郵票大量消耗的結果。反之,把集郵納入郵政主要業務,人為的增大郵票發行量和提高郵票面值,把紀、特郵票和普通郵票割裂開來,扭曲郵票的特有屬性,人為地限制紀、特郵票的正常消耗。加上郵政內部管理混亂,腐敗現象嚴重,最終造成郵票深幅打折。致使郵市長達十四年之久的低迷,集郵者購買的郵票大幅縮水,經濟損失嚴重,無不怨聲載道。郵市低迷14年時間,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受到損害,在社會上造成的負面影響是不可怱視的。同時,由于投資郵票保值、增值的功能得不到體現,中國郵政隨意性又太大,投資者利益沒有保障,風險大于收益。所以在現實面前,集郵者、投資者、郵商的投資結構與心態和操作手法發生了變化,中國郵票投資結構也較復雜,在網絡科技突飛猛進的社會里,結合中國郵市的特點,有必要對現在的中國郵票投資結構作一番研究,對于掌握郵票投資的基本結構,為廣大投資者分折郵市現狀及投資理財決策提供一點參考。 一、中國郵票投資群體的結構及操作手段 中國郵票投資群體的結構由以下幾方面組成: 1.中國社會基本集郵群體 中國的基本集郵愛好者是郵票投資市場的主體,在郵市高峰時期曾達2000萬人。這一群體購買郵票主要是收藏,他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在不影響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每月或年未拿出一點錢用于購買郵票或年冊。他們希望郵票保值、增值,但不刻意指望靠郵票賺錢。他們購買郵票有二個目的,一是喜歡集郵:二是郵票具有收藏屬性。對于郵票在市場中的價值也知曉,郵票價格的起伏對這一群體影響不大,因為投入不多,每年就支出不到200元錢,影響不了基本生活。但是,對于郵票長時期打折,郵票使用也常受阻,十分不方便,投資心態也會受到一些影響,因此,基本集郵群體實際上在萎縮,估計目前真正集郵者不足500萬人。但也有相當部分癡情集郵愛好者堅持購買郵票,他們堅信郵票的保值、增值功能最終會得到體現。 2.中國郵票市場的郵商 郵商是中國郵票市場的中堅力量,他們是郵票市場的主體。郵商的存在為促進郵市的發展起了積極、協調的作用。郵商主要靠賺取郵票的價差而生存。在近五年郵市復蘇作用下,目前,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經營郵票的郵商略有上升,并不足一萬戶,經營場地有:正規郵票市場的包廂和柜臺:或經營收藏文物舊貨交易市場:或在當地郵局門前擺攤設點。郵商的流動資金因實力差異有多有少,多則上千萬、上百萬元,少則也有10多萬元。他們當中絕大多數經歷過前三次大行情,不論郵市高潮或低迷時期,他們采取高拋低吸手法賺取價差,手中被套郵票不多,且被套郵票也是純利潤,即便郵票長時間打折,他們也可以經營打折票,雖然利薄,也能維持生計。他們中絕大部分是郵票市場的贏家。但也有部分郵商面對郵票市場的長時間低迷心有苦衷,無可奈何。郵票生意十分難做,有時連交攤位費都困難,只得采取放棄攤位,回家等待郵市復蘇。少數郵商同集郵公司有聯系,能拿到一手貨源,生意就好做些,拿不到一手貨源的郵商只有在市場上買貨來賣,靠微弱的差價維持生計。由于郵票市場長期的瀟條,如今全國大、中城市郵票市場的攤位有一半以上空閑著。不論是目前在郵市經營的郵商,或者是暫時回家等待的郵商,都沒有放棄郵票,他們在等待郵票市場的復蘇和興旺。 3.中國郵票的投資者 中國郵票的純粹投資者不同于一般的集郵愛好者和郵商。這部分投資者不在少數,資金有大有小,他們購買郵票一般作為中、長期投資,他們看重郵票的增值功能以及郵票的爆利和投機性。在前三次大行情中,他們當中有成功者,他們能把握機會,在高潮中把手中的郵票拋出,全部變現。這部分投資者目前正在窺視郵市,等待時機再次建倉或已開始建倉。也有在郵市高潮中嚴重被套的投資者,少則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元。也有在1997年以后每年都在繼續投資者。其中負債投資者不泛其人。長時間的負債壓力讓他們苦不堪言,他們最希望郵市早日啟動,那怕是解套或少賠點。也有少數投資者經不住郵票的長期被套,迫于各種原因不得不割肉,低價拋出郵票,甘當郵票投資的失敗者。僅有少部分投資者苦苦支撐著歲月的煎熬,他們心中咒罵國家郵政的不作為和腐敗行為,天天盼望國家郵政出臺利好政策促使郵市復蘇,早日解套。 4.官商勾結的現象 集郵公司和個別郵商相互勾結,共同謀利。操作手法有二種:一是集郵公司利用手中掌握的貨源,選定郵商在郵市炒作新郵,郵商不用墊付資金,采取拉高新郵價位,一般拉高到郵票面值的數倍,乘機出貨,高拋低吸,待郵票價位回調了再買回來還給公司,所獲利潤共享。郵票買不出去就退還公司,郵商不存在風險:二是郵商根據郵票市場價位情況,在有絕對獲利把握的前提下,買斷郵票。官商勾結最不希望郵市規范、健康發展,不希望郵市高潮到來。越是低迷和炒作新郵越是高興,在不規范的郵票市場中,他們永遠是郵市的贏家。 5.買空賣空盤的存在 中國郵市做空行為是近年才興起來的操作手法。做空盤的出現是不規范行為,不受法律的保護,極易給投資方造成損失。做空者采取替投資者購買郵票,然后借用投資者的貨源,高拋低吸,賺取價差:或是借貨作空(給貨主一定回報),來達到炒作郵票的目的。做空盤人數雖然不多,但對郵票市場的殺傷力不容低估。他們為達到目的,往往人為地打壓市場,給本就虛弱的郵市造成恐慌,是郵市不能復蘇的因素之一。同時,做空盤也會給貨主造成經濟損失,尤其是在郵市回暖,在賣出去的郵票買不回來的情況下,做空者為躲避責任,往往是人去樓空,逃之夭夭。所以,要回避做空盤的風險。 6、投資者當前心態 自2005年中國郵政體制改革后,郵市走出困境是顯見的,不少投資者重新參與了進來,其中不少人因為嫌麻煩把購買的郵票寄存在京滬郵市,加之集郵專賣店的設立,從而促使郵票價格重心上移,當然,郵市的發展趨勢也造就了在此過程中的諸多表演,所有的這一切動作,都是因為中國郵市在醞釀新一輪大潮而進行的過程。 2007年郵市沒有如愿產生行情促使又向后拖延了四年,大家期望的奧運和世博會,也沒有行情產生,雖然郵市走勢不變,但并沒有吸引社會群體的積極參與,這里面的玄機不是一般人所能參透的,有人以慢牛自慰,有人以專賣店沒全面鋪開找借口,這是沒有辦法的托辭,沒有人進來就是現實,搞活市場不能光顧考慮自己的利益,更多的還得考慮客戶的利益,一心只想把算盤往自己口袋打,到頭來只怕竹藍子打水一場空,商品市場講的是誠信和互惠,收藏品市場更是這樣,郵票不能當飯吃,郵票的價值取決于社會需求,而社會需求的前提是郵票商品是否具有收藏價值和保值價值,二者是相互的,也是共存的,缺一不可。 面對當前的市場狀況,絕大多數人看清了郵市方向,行情不起就等待,價格再低有錢就買點。少數心態急的人由于行情的一拖再拖而放棄,不管怎樣,這14年都走過來了,再走一、二年也無所謂,反正看的是趨勢,只要趨勢存在,就等下去吧! 二、正確看待中國郵票的投資前景 前面分折了中國郵票投資群體結構及心態。說明形成目前這種投資格局是有內在原因的,也可以說中國郵市在病態中運行了30多年。中國郵票投資結構的多元化及復雜的心態,都是中國郵政10多年來錯誤決策的后果。國家郵政即然把郵票作為特殊商品,就不能大量發行郵票,不能大量消耗郵票和規范內部管理,背離郵票的基本屬性,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倘若中國郵政一意孤行,繼續推行錯誤政策,不承認郵票的基本屬性,最終結果,中國郵票的投資市場將不復存在。不徹底解決郵票長期存在的使用和打折問題,郵市永無翻身之日。 可喜的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中國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正沿著良性軌道運行(包括中國郵政在內)。2005年至2010年,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郵政體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行。改革后的國家郵政定會規范和強化內部管理,新的《郵政法》已然出臺并實施。中國郵票市場將會規范和健康發展,困擾郵市多年的打折郵票定會拫除,郵票的使用功能定會恢復,郵市繁榮景象定會重現。 目前,郵市復蘇的征兆己顯現,不管是前期郵票或近期郵票,暗中吸貨、逢低買盤己出現。從市場跡象分折,主力資金吸貨明顯,只要時機成熟,行情會加速上揚。形成社會效應后,會吸引社會資金投資郵票。屆時,一輪新的大行情將出現在世人面前。當然,郵票市場復蘇后,只要國家郵政順應郵市發展規律,因勢利導,不人為干擾郵市,不隨意擴大郵票發行量,加強郵政內部管理,全面恢復郵資憑證功能,下猛藥懲治腐敗現象,在商品經濟規律的作用下,郵市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運行,郵票價值得到社會認可,郵票市場大起大落的狀況一去不復返。屆時,中國郵票投資群體結構將相對穩定,擺在世人面前的將是一個健康、規范的郵票市埸,中國郵票投資將會呈現多元化的發展前景。 2010年7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