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版的收藏價值 |
發布日期:11-01-07 08:23: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先覺 |
任何投資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是決定其未來發展趨勢最關健、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郵幣卡市場經過前幾次大起大落行情,在郵人們的思維之中,早已談末了價值的存在,把做差價、高拋低吸當成了戰勝這個市場的真理,也許此熊市思維,人們一時還難以轉變,思想和認識總有一個過程,只有時間、事實才能驗證一切。 其實,價值投資之說的提出,必然會引起這樣那樣的猜疑聲,這很正常,因為在人們的思維中,一提到價值投資,必會想到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價值,只是那些經過歲月洗理的老郵,而忽略了曾經量大但經過巨大消耗、消毀的編年品票。就92—06年‘大版票品’而言,其中不乏設計精美、深受廣大郵人們喜愛的品種,其最大特點是,其一:編年大版至今才被大主力、莊家認可,實際上僅以大版的存世量而言,其中之優秀品種,早已成為了精品,試想一下,許多年度的票品連裝年冊、方連冊都難找,其大版會怎樣?其二:92—06年品票雖然發行量大,但其隨著歲月的流逝,經過了消毀、消耗(用郵、裝年冊、方連冊)、郵政人為破版、以及開發產品票,許多存世大版甚比‘文革’票。其三:06大版收藏熱的興起,尋找以前年度大版年冊的人,會越來越多,其價值會日益彰顯。其四:由于大版還未真正被人挖掘,大多品種仍在底部,投資市場中大黑馬的產生,永遠都是在垃圾堆里跑出的。其五:許多早期及編年精品大版無論從設計和存世量,完全可以和人民幣的連體鈔比美,人民幣連體鈔的價格早已高出單枚紙幣的幾百倍,而連體郵一但被人所重視,其價格必會一飛沖天。其六:無論是現在或是將來,大版的消耗是永恒的,因為它是年冊、方連冊、產品票等消耗的主要來源,它的存世量只能越來越少,這就是‘垃圾’堆里出黃金的原由。 不斷“創新”是決定一個市場未來發展關健之所在。當你看到大版年冊、大版系列收藏風起云涌時,會做何感想,二輪生肖大版系列收藏熱的興起,又給你何啟迪呢?是否意味著三輪生肖(以大‘猴’為代表)幾年后也會……。實際上大版品票收藏己經脫離了以往單一‘方寸’集藏之概念,升華為集觀賞性、藝術性、趣味性為一體的完整藝術珍品,往事如煙,追憶曾經的擁有,又有幾人當年珍惜過它呢?以字畫類大版為例:做為藝術品收藏,也許你錯過或無力再收藏名家字畫,而方寸確能讓你重新領悟藝術的震撼與魅力。如果你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集藏一套字畫大版系列藏品(鄭板橋—洛神賦、神駿圖…),定會讓你大開眼界,受益非淺。 行情的演變,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