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郵如同炒股 玩的就是心跳 |
發布日期:11-11-11 08:12: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 |
所有郵票上漲超過5至20倍。從2010年開始,國內郵市重新升溫,一方面是游資炒作因素,但同時由于郵票也屬于藝術品收藏一個品類,在目前國內收藏熱中,郵市回暖升溫是在情理之中。
新票回落不影響老票 不過,盡管目前郵票市場看似大起大落,但以早期JT票為代表的“老郵”,卻在這輪調整中站穩了腳跟。 “目前行情對大部分郵票價格并無影響,狂跌的只是炒作的新票。”市集郵公司總經理胡長石介紹,例如,備受市場青睞的“庚申猴”,單枚價格視品相不同漲到了1.1萬至1.3萬元,此外,包括“全國山河一片紅”、“梅蘭芳”等郵票,都保持上漲的趨勢。 于萬新也向記者介紹說,目前,郵票市場中新票價格波動較大,但老票的價格總體向上走趨勢。例如,一枚“梅蘭芳”小型張,10年前價格大約是2萬元,現在已經上漲到10多萬。 事實上,由于郵票存世量決定郵品的市場表現。按照國家對郵票的管理規定,新郵上市有一年的發行期,只有在發行期結束后才會公布發行量,以避免市場炒作新郵。不過,由于新郵的發行量較大,進入門檻較低,價格容易被炒家操縱,很難看得準,普通投資者盲目跟進,很容易高位套牢。相比之下,老郵存量少、升值穩定。 對此,胡長石介紹說,“以前的郵票發行量都是根據市場需求來做調整,而現在會對總量進行控制,發行半年后公布發行量,比以前更有保障,市場也較穩定。”胡長石說,2000年郵票銷售量走下坡路,為此,中國郵政公司還對庫存進行了3次的銷毀,直到2003年還有過銷毀庫存的記錄。此后,郵票的發行量被控制減半。目前,國內郵票總發行量已由此前1200萬下調到現在的六七百萬。 炒郵比炒股更為刺激 “郵票收藏是藝術品收藏中的一個小門類,而且保存不容易。要在郵票市場有所收益,有時候比炒股還要難。”沉迷郵票收藏多年的于萬新認為,炒郵票和炒股票、炒房產相比風險只高不低,因為股票可以分紅,房產可以收租,但郵票本身不能產生任何收入,只能依靠后來者買入來變現、獲利。此外,郵票交易中,郵票的品相非常重要。但郵票面積小,保存不易。“很多藝術收藏品保險公司都接受投保,但郵票不能。收藏者只能獨自承擔風險。”于萬新說。 經歷過1997年郵市大起大落的于萬新,反對將集郵變成“炒郵”。當年,火爆的郵票市場吸引一些散戶盲目入市,結果當年年底郵市跌入谷底,大部分散戶高價買入的郵票根本賣不出去,最終跌破面值,損失慘重。他建議,投資郵票應該從集郵開始,掌握一定郵票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