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友來郵,問買何品種﹖風險自負,并述說迷茫無方向。坦言之,現在仍有力買郵,又何來迷茫﹖多少人,皆哭訴莊家無情,自己坐困愁城,被宰割不似人形,交易所下跌不停。不少人問,何時才升﹖何時解套﹖郵友雖有問,小弟無答案,只知成敗在于時。 小弟平生最敬諸葛武侯,得其主不得其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先帝托孤,扶助后主,既是君臣,同是父子。后主雖駑,對武侯信任有加。最后雖秋風五丈原,然千百年來,誰心中無諸葛﹖以諸葛之智,明白漢家已傳四百年,何能復興﹖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不得其時,智者也難逆轉。也許說太遠,投資成敗,在于握其時。 近日郵市雖淡,亦不乏成交。香港女皇頭,郵市多年夢魘。卻說當年97,大炒回歸熱。諸君南來,香港郵局,均成熱點,瘋買港郵。初買紀念,后買普票。不老女皇,不同面值,各異色彩,只要排隊,即賺20%。97之勢,只要有腿,就可得財。其中0.6元,炒至60元;1.8元,升至200。君有一套,仿價值連城。郵票面值,只在小數字點于何處﹖時人有謂,我國人多怕甚么﹖女皇越多笑呵呵。今女皇耄耋,四代同堂,女皇何價﹖然數前年有郵商搬出百版1角女皇,欲賣予我,開價百元,一版一元,只為一折。之后又予我千二版,止1200元。只因價低,藏于床底。及至上月,有郵商收購,愿出7港元。后有人問價,對方說此無用之物,只肯10元;叵1元港幣買,升至10倍之上。難得買定獨具慧眼,何不予﹖小弟無心插柳。然柳從何來﹖在于閑逛郵市,又在價格極不合理之低,又遇心死郵友,總之一切時也。 時者,有高昂,有低迷。個人以為,文化產業,如何發揮﹖南韓輸出其娛樂事業,我國則有收藏文化。觀今世各國,哪國郵票離開郵局后,可升至天,跌至谷﹖又有何地,有千百萬人,專心方寸﹖眾多交易所,將來如何﹖無人能知。公司上市,要業績報告;郵票上市,量多與寡,悉隨尊便。見某戶,買5萬2千張香港<抗戰70年>小型張,不過50萬元,F上某所,炒至74元。若以市值觀之,不亦樂乎﹖現在郵市雖大起大落,然文化產業之勢,必能眾更多資金,更多郵民。說不定,有一天連外國資金亦進來。 郵票乃實物,往往升時爭相搶奪,價格鳳舞九天;淡時爭相沽售,跌至九地。九地之時,找其價低量少,以待上升。昔03小版,于03年低迷之時,不少打折求售。眾人苦求,郵政勿每一品種皆發行小版。當局虛心納諫,選擇發行。在謾罵聲中,莊家已打折建倉,扶搖直上之時,眾人又以為<金猴>二世。十數元賣,數百元,甚至千元來買,豈不妙哉﹖ 愚以為,量大套票上升以后,市場又會以量小為焦點。究竟是小版、型張、港澳﹖也許皆是。淡市之時,不求買得最低,只求有量有郵;旺市之際,不求賣得最高,只求悉數賣出。郵票成文化產業,實應時而生,乃旭日初升。盡時有高低,何不把握其時﹖若君套牢已深,唯有等待;若是仍有資金,可買低價。
作者:楊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