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的高低與風險并不是在任何時候都成正向的關系,在某些關鍵時候往往正好相反,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如果一個品種或者一個版塊沒有資金博弈的身影,價格就是再低也沒有建倉的意義,多空雙方資金的博弈程度是決定一個品種能否鯉魚躍龍門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線下市場和線上市場都是如此。市場就是市場,它在有的時候是深不可測的,它往往會朝著大家相反的預期方向一路走下去。當大家面對多個品種突然集中跌停,并且放量成交的時候,往往是驚恐萬分,認為第二天還會這樣運行,但在實際中卻與我們的判斷相悖。
某些品種一字漲停之所以自上市以來長期無法打開,一個原因可能是大多數籌碼持有者的原始成本都比較高,如果一上市就輕易將得來不易的高成本籌碼拱手相讓的話,即便自己依然可以獲取不錯的收益,但是在郵票市場這個大環境中,其投資回報率可能都不好意思拿出來給投資者曬一曬,因為有可能連小兒科的水平都沒有達到;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籌碼持有者在看到其他電子盤不少品種的漲幅極為驚人,比如說有的品種達到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在這種暴利的誘惑之下,他們這些人也就特別希望自己手中的品種也能復制這樣的財富,甚至將它們打敗,因為人的貪欲是沒有止境的,更何況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籌碼,豈能隨便送給他人呢。從一字漲停就引出來了一個價值端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并不復雜,凡是積極參與托管的投資者,他們都認為這個或者這些品種的價值都處在一個相對低廉的區域內,其價值遠沒有達到他們所認為的價格高度,上市之后必然會成為投資者追逐的對象,我只有牢牢地守住這個或者這些品種,才能將它們的行情做到極致,投資回報也就自然達到了極致。
遲鈍是郵市投機和投資的大敵,價格低的時候你覺得它不值這個錢,價格高的時候你又認為它是危機四伏,你來這個市場還干嘛呢!其實,博弈資金的運作者正是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這種心理差異,將某個品種或者板塊在敏捷與遲鈍之間做加法或者減法,投資者的操作方向一旦反了,必然會掉入泥潭而不能自撥,可一旦正確的話,就會是光明大道,那些堅守或者靈活操作“賀新禧”版票、“北京民居”版票和第二版貳分長號紙幣等品種的投資者不都是滿載而歸嘛,越是調整的時候,越要把握其中的機會,絕對不能手忙腳亂,精選品種建倉為上策。我們在機會面前順從就是了,因為趨勢的力量是不可違背的。當然,這種趨勢是有時間性的,有的時候表現出典型的博弈跡象,有的時候又呈現出一種近乎自然的力量,有的時候又是它們的結合體,無論是那種情況,投資者只要實實在在地把握住一次也就夠了,因為人們對于每次趨勢中品種的價值取向,不可能完全與資金流向做到完全一致。
持續性的一字漲停的運行態勢,對于那些想參與操作的投資者有著比較大的風險,這種風險即有可能來自于價格高高在上的品種本身,也有可能來自于市場心理層面,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對于一個品種的風險認識,不同的投資者會有著不同的認識,有的投資者認為這種風險可能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高,盡管從表面上看已是高不可攀,但實際上可能還有更多的機會存在,只要有機會的存在,就有可能將風險化解掉;而有的投資者認為這種風險所孕育的泡沫已經非常大了,有隨時破裂的可能,遠離是最好的策略,千萬不要做無謂的犧牲。市場是及其復雜的,真正的風險,有的時候可能沒有幾個人能認識到并加以防范,即便是提前防范了,也有可能出乎人們的預料而被困其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模糊的正確好于精確的錯誤,事實上誰也不可能搞清楚什么時候是絕對的高點和低點,只有事后來驗證,事先的預測僅僅是基于歷史經驗的判斷,所以買和賣的時機也是一個基于概率的判斷,況且該品種還無法用歷史經驗來判斷,絕對的高點和低點就是連莊家也無法完全鎖定它,只能根據市場的運行情況和資金的集中程度而定,這也許就是博取利潤的最好時機。
作者:周鳳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