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鴨票”
鴨票成收藏新品 其中變體票身價暴增
蘇聯“鴨票”
聞里
說起郵票,可謂人人皆知,但說到鴨票,恐怕相當多的人會不知其為何物。什么是鴨票?它與郵票有什么區別?
鴨票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為了保護水鳥,為了維護生態平衡,美國制定了一項法律:凡年滿16周歲以上的水鳥獵人,每人每年必須購買一張由國家統一發行的印有水鳥圖案、貌似郵票的票券,粘貼在打獵的執照上,然后經過簽名注冊之后,才能成為一個合法的水鳥獵人。其發行票券的銷售收入用于保護水鳥的環境。這種飽含人類愛心的印有水鳥圖案的票券,在國際上稱為鴨票。
鴨票與郵票的差異,主要是有價證券與無價證券之分。最初的鴨票只是同汽車牌照一樣,是一種證明型執照,屬于無價證券。但進入80年代后,隨著世界水鳥環境的趨向惡劣和保護生態環境呼聲的日益高漲,歐美不少國家開始相繼發行鴨票。于是鴨票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今日本、新加坡等國和我國的臺灣也正在著手設計鴨票。
現在,隨著國際環保事業的發展,鴨票搖身一變,正從無價證券向有價證券過渡,并且不再為水鳥獵人所專有。它的發行管理方式越來越與郵票相接近,其設計、印刷質量等較之郵票也毫不遜色,而且集保值、藝術價值、觀賞價值、收藏價值于一體,成為一種精美的藝術品。
在當今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擁有鴨票的人群十分龐大,他們是將其作為一種收藏品來收藏。鴨票中的變體票,如同郵票中的變體票一樣,一經發現,便會立即身價倍增、價位暴漲,成為鴨票中的珍品。
我國眾多郵票專家認為,鴨票是隨著人類保護生態環境觀念意識日益增強而從郵票中衍生出來的藝術品,而鳥類郵票又一直是所有動物郵票中最受歡迎的。因此可以斷定,鴨票在我國也將會擁有越來越多的青睞者和收藏者,收藏鴨票也可能成為一大時尚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