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舊信封,可別當垃圾扔了。自1994年4月1日起,國家統(tǒng)一使用標準信封后,舊信封成了收藏熱門。
藏家:專門收藏首日實寄封
“貼有當天發(fā)行的郵票并蓋有當日郵戳的實際寄出的信封,一般叫做‘首日實寄封’。”浙江省67歲的宋炳麟專門收集“首日實寄封”,堅持了30多年。
宋炳麟介紹,他從1986年就開始收集這種信封,如今藏品數(shù)量已近千件,這些信封大部分有郵票設(shè)計師的親筆簽名。“我會以仰慕之意給這套郵票的設(shè)計師寫信,希望對方能在信封上回贈親筆簽名。”宋炳麟說,有時要寄出去幾十封信才能得到回應(yīng),目前已有近百名郵票設(shè)計大師簽名。
市場:郵戳清晰價值更高
用過的舊信封,一般是實寄封,即經(jīng)過郵政部門實際寄遞的信封,上面貼有郵票,郵票上蓋有發(fā)出及到達郵局的郵戳。舊信封由于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珍視,特別是民國和“文革”期間的信封,有的可以賣到100元至300元。
上海收藏家吳偉忠介紹,以下這些實寄封更具投資價值:一是早期的舊信封,越早越珍貴;二是貼紀念郵票、特種郵票的舊信封,其中那些掛號、航空、港澳臺,以及寄往國外的紀、特郵票實寄封更有價值;三是帶郵資的信封。這是指右上角印有郵資圖的信封,是很重要的集郵品種,一套1957年~1959年發(fā)行的美術(shù)郵資信封曾拍出28萬元的天價;四是“文革”時期的舊信封,收藏價值很高。需要注意的是,郵戳清晰的實寄封,市場價值往往更高。
鑒別:真真假假細分辨
吳偉忠提醒大家,國內(nèi)郵市曾出現(xiàn)過大量偽造實寄封。收藏者在辨別時,要仔細觀察該封是否有郵票被補貼、郵戳被補蓋補畫的現(xiàn)象,千萬不可輕易買進。
在收集實寄封時還應(yīng)注意,信封所貼郵票在發(fā)行后一年內(nèi)使用為佳;信封不要撕破、污損、折疊;所貼郵票面值要與當時的郵資標準相符;起訖兩局的郵戳要齊全,以齊封蓋的戳為佳。
摘編自《紹興晚報》《大眾理財顧問》
來源:長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