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推行主動和市場拉近關系 |
發布日期:13-03-26 08:49:0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河南商報 作者: |
河南商報記者 張科峰 手機、微博、微信讓曾經的“鴻雁傳書”成了傳說。但逐漸淡出市民生活的郵票不甘寂寞,玩起了個性,主動和市場“套近乎”。 郵票也玩定制 近日,中國郵政推出《愛在方寸間》個性化郵票專題服務項目。讓孩子的肖像登上“國家名片”、讓自己的婚紗照隨著郵票飛向全國各地,在今年都可以實現。 “客戶只需提供1至4張照片,簽署肖像授權書和制作協議,就可以把親子照或者婚紗照制作成郵票。”河南省集郵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2013年3月25日至12月底,在全省范圍內開辦此項業務。 不過,定制要求為兩套起印,市民只需到省內各郵政網點辦理肖像授權和簽約手續,20個工作日后就可以拿到自己的專屬郵票。市民也可根據需要,付費整套加印。 據了解,這套個性化郵票以紅色和心形圖形表現,分為《愛心呵護 幸福成長》和《永恒的愛》兩項專題。前者面向18歲以下人群,分男、女兩種版式;后者分為《永結同心》、《永恒的愛》兩種版式,是我省首次開展的婚慶主題郵票項目。 普通人“上”郵票 是市場需要 為什么以往只有英雄人物才能登上的郵票現在開始面向社會?上述負責人說:“寫信的人確實少了。”與此相伴而來的是,郵票的功能也開始從傳統的通信功能向集郵功能過渡,郵票所承載的情感傳遞功能逐漸向個人興趣愛好轉變。 這位負責人介紹,2009年,郵政部門曾嘗試過面向青年人的個性化郵票業務,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次也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 (線索提供 張紅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