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起,依托于文交所的郵幣卡電子盤交易模式風生水起,并伴隨著各種暴漲暴跌的傳奇故事,成為投資者的熱議話題。
投資風險暗礁涌動
從南京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開始,郵幣卡電子盤如雨后春筍般浮現,單上海一地就已經出現了3家之多。為了從扎堆出現的郵幣卡電子盤中脫穎而出,吸引人氣,活躍交易,部分交易中心縱容、放任、鼓勵莊家進行惡意炒作,甚至不惜自己成為莊家,將市價數百元的品種人為爆炒到幾萬元之高,以幾十上百倍的暴漲神話,吸引散戶接盤參與,給廣大散戶投資者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電子盤亂象叢生
郵幣卡電子盤基本借鑒了股票的交易模式,但卻遠不及證券交易系統規范,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
首先,郵幣卡電子盤內乏自律機制,外無有效監管。與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并且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完全不同。
其次,郵幣卡電子盤對莊家的惡意炒作行為缺乏制約。部分交易中心為了吸引人氣,縱容、放任、鼓勵莊家進行惡意炒作,甚至不惜鋌而走險,自己成為莊家。
再者,郵幣卡電子盤的風險警示制度、保證金制度、漲跌停板制度等等,無法切實有效控制風險。部分交易中心為了急于上線圈錢,不但無法保證上市藏品實物的真實與安全,更不能有效控制電子盤交易風險和資金風險。
監管呼聲漸起
對于一片混亂的郵幣卡電子盤現狀來說,提高風險防范成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據相關人士透露,郵幣卡電子盤的亂象已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已著手調研。有了外部的監管和干預,郵幣卡電子盤將會變得更加規范,投資者的利益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不規范,甚至是有嚴重漏洞的郵幣卡電子盤將面臨大洗牌,關停或被合并都不無可能;而追求規范和可持續發展的郵幣卡電子盤才有可能獲得政策支持和推動。
規范自律才可持續
隨著投資者對風險的關切和關注,以及監管層面的預期,亂象叢生的郵幣卡電子盤將迎來規范潮。目前相對正規的郵幣卡電子盤,資金層面會找銀行進行資金托管,避免資金上的風險,比如上海市場一般會與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建立合作,南京市場則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為主要合作銀行;藏品方面會與專業第三方鑒定托管機構合作,保障藏品的真偽及安全,比如湖南市場、上海市場與源泰評級的戰略合作;制度與風控層面,南京、南方等交易中心都開始越來越注重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總的來說,郵幣卡電子盤正處于發展黃金期,同時也正處于亂象叢生期。投資者層面,建議尋找相對規范的交易中心,謹慎參與;交易中心層面,從藏品到資金,從制度到風控,只有規范自律,才能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