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貨和成包的貨價格離譜,難道散貨品相一定不好?真實價格一定是品相為準,不是多少為準,八成的散戶多數都是零散多項的收藏,不可能單獨炒作成包的幾十萬的郵品,最終需要的是多彩的品種,所以只有零售為主才是主流的局面,壓制零售價格沒有道理,品相為王是價格的標準。炒作肯定屬于短期功利形式,是浮華急躁的表現。
想一下有幾個人會囤積百萬元的單一小型張,小本票?其它品種一概不要?這樣的商人即使有的話還是很少,都是為了短期發財,時間長了后果很難說。
壓制零售價格的后果很嚴重,散戶們只能走人了,現在散戶自己賣不出去零售的東西,也買不了炒作的大量高價貨,這是現實情況吧,,,
看看目前是否有散戶參與交易?已經明擺著8成散戶沒有辦法真正搞集郵了,那么最終只是百萬人熱鬧一陣而已。大款手里成包的東西自己還是最后無人接收,那么過兩年會明顯失去人心。
違反自然規律,違反群眾多數人利益你說誰能挽救后來的局面??
炒作新郵,無視20多年以前的老貨,喜新厭舊,拿1987年水滸小型張,1988年三國小型張為例,存世量都很少,不會超過200萬枚,現在價格不如后來2000多萬的小型張價格,也證明了多數散戶被排除在郵市門外,這是一種大不敬的無理亂象,這種無常反常現象潛在兩種選擇: 一是畸形發展下去,散戶繼續走開,二是零售合理受到重視,老貨開始走向翻翻的正規價格。吸引大多數集郵人,扭轉賭博的形式,何去何從,拭目以待吧。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