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寸木)資金會在什么時候涌入文交所? |
發布日期:14-07-01 08:21: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吞寸木 |
資金蜂涌進入文交所之日就是電子盤品種大漲之時,那末,資金什么時候才能進入文交所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文交所這一新生事物對郵市的影響、當前郵市的困境,以及資本本身的逐利性進行分析。 文交所對郵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這是國家層面上為落實文化產業大開發戰略而建立的一個運作平臺,因此這一平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從運作初期看,基本是成功的。首先,運作模式日益正規,特別是南交所,交易平臺給投資者帶來郵品交易的快捷、安全保障,一天的資金進出量均在3000萬元以上,這是以前任何一種郵品交易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其次,賺錢效應開始顯現,筆者在文交所開辦之前大力宣傳的兩句話“擁有上市郵品的投資者就是擁有了原始股。”“第一批參加郵品電子化交易的投資者就是我國的第一批股民!辈还苁菗碛性脊蛇是第一批股民都在股市獲取了巨大的利潤。在這兩句話中,第一句話在郵品的電子化交易過程中已經實現,而第二句話目前雖未實現,因為目前參加電子化交易的郵市投資者大多數是虧損的,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實現;最后,郵市投資者的信心得到了鼓舞,美好的郵市投資前景正在吸引投資者進入郵市,雖然場外投資者的反應不是很明顯,但場內投資者已積極行動起來,充當上市托管郵品搬運工的人是越來越多。 但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摸索,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郵市的長期低迷,很多投資者一套就是十幾年,因此在上市郵品巨大的利潤面前,托管的莊家尤其是散戶大多采取套利落袋為安的方式,使文交所在運作過程中無法讓首批投資者產生賺錢效應。沒有了賺錢效應,就不可能吸引社會資金進入平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但文交所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隨著現貨市場的日漸走好,文交所托管者的信心也正在恢復,而且郵市的投資洼地效應正在向社會擴散,即使暫時沒有賺錢效應,只要是低價有投資價值的東西,社會資金也會蜂涌進入。 筆者估計,在電子化平臺的交易模式不斷得到社會認可的情況下,大資金將于今年年底至明年上半年涌入電子化交易平臺和郵市,一旦有大資金進入,賺錢效應立馬會顯現,這是因為郵市的容積太小,一點資金就會掀起滔天大浪。在賺錢效應的示范下,越來越多的社會資金進入電子盤,屆時郵市想不暴漲多難。 筆者曾向郵人笑談,說我們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