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信封價值不菲 |
發(fā)布日期:07-11-26 11:2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前幾天,單位里的老陳告訴我,他在家里大掃除時翻出了父母當年留下的一沓舊書信。他本想當廢舊物品處理掉,后來聽朋友說,這些舊書信賣到收藏市場,價格可能不低。于是,他帶著其中幾個舊信封去郵市問了問,一些攤主對其中一個1957年的帶三角形郵戳的信封開出近百元收購價,對一個“文革”初期貼有毛主席語錄郵票的信封開價近200元,這讓老陳很是意外。 其實,看似無用的廢舊信封還是有一定價值的,有些珍稀的舊信封甚至價值還不菲。何以有此一說呢?我國自1994年4月1日起規(guī)定必須使用郵電部統(tǒng)一的標準信封后,原來使用的信封也就成為了歷史,于是許多郵票收藏和投資者就不約而同地收藏起舊信封了。舊信封,也稱實寄封,指經(jīng)過郵政部門實際寄遞的信封,上面貼有郵票,郵票上蓋有發(fā)出郵局的郵戳,信封上蓋過到達郵局的郵戳,有郵寄和傳遞過程中的痕跡,能反映出信函發(fā)出的時間、地點、郵資和投送時間、地點及服務質(zhì)量。它對于人們研究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它在郵政史料、編組郵集和郵品收藏研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因此近年來它越來越受到集郵愛好者的青睞。 實寄封里的中高價品種大多屬于早期郵品,現(xiàn)在存世量極為稀少。存世量稀少的根本原因在于新中國建國前集郵的人數(shù)很少,或幾乎沒有,而那時收集實寄封的人就更少了,沒有為后世留下太多的早期郵品。以目前價格十分昂貴的我國清末“大龍”郵票為例,現(xiàn)在存留世間的“大龍”郵票雖然十分稀少,但估計其總量也在萬余枚上下,而貼有“大龍”郵票的實寄封卻還不足百件,實寄封的存世量竟還不及郵票存世量的百分之一,可見其價值之高!數(shù)年前在香港舉辦的一次郵票拍賣會上,一件貼有“大龍薄紙三分銀”郵票的實寄封底價為4.5萬港元,最終競以7.2萬港元成交。時至今日,該實寄封的價格也許更高。又如一封1939年從吉林寄往無錫的家書,用了偽滿洲國的首日封,這個信封目前在郵市的標價是400多元。 郵票收藏和投資者在收集實寄封時應注意封上的貼票,以所貼郵票在發(fā)行后一年內(nèi)使用為佳。信封不要撕破、污損、折疊,所貼郵票面值要與當時的郵資標準相符。最重要的是要蓋有郵戳,它是實寄封的靈魂,起訖兩局的郵戳要齊全,此外以齊封蓋的戳為佳。最后,請郵票收藏和投資者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舊信封都有收藏價值,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珍品就混在常見的、不起眼的普通郵品中間。因此,在生活中對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舊信封也不可盲目廢棄,吃不準,可到郵市上或去資深的集郵者那里去請教,留心處處皆財富,說不定您手中的廢舊信封就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珍郵。 來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吳偉忠 |
上一篇:11月26日磁卡IC國卡行情即時報道 |
下一篇:十一月九號上海盧工郵市隨筆:潤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