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年明信片再起硝煙 保持清醒莫盲目跟風 |
發布日期:07-11-26 10:02: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2007-11-26 金華晚報 戴蔚成 ■業內人士:收藏還須擦亮眼,盲目跟風不可取 本報訊 “一張‘賀年卡’要價50元。”上周日,國家郵政局首次發行的2008年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1+1幸運封”讓不少市民感到吃驚,有不少郵迷也不由得發出“集片”成本越來越高的感嘆。 ■郵政部門:適應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 “此次發行的‘1+1幸運封’是國家郵政局在去年推出具有高中獎率的幸運封的基礎上又新增的一個品種,增加了寄件人也可同時兌獎的‘寄件人兌獎聯’。”據市郵政局集郵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是國家郵政局為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拜年、祝福的需求,對郵政賀卡品種的又一次調整。 據介紹,從1981年12月20日我國郵電部專為祝福新年而發行賀年郵資明信片———1982年(狗年)中國郵政賀年明信片以來,目前賀年明信片已經成為郵幣卡收藏市場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很多集郵愛好者的喜愛。此次發行2008年(鼠年)的郵政賀卡,國家郵政局發行了普通型(一套12枚)、信卡型、賀卡型(一套8枚)、幸運封、自創型等5大類8個品種。其中《2008年中國郵政賀年有獎郵資明信片(自繪白片)》、《2008年中國郵政賀年有獎郵資幸運封(1+1)》是今年首次發行。 “‘1+1幸運封’的寄件人也可兌獎,‘自繪白片’則給寄件人自主發揮的空間。”市郵政局集郵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與以往的郵政賀卡相比,新推品種更富有個性化、人性化的特征。據介紹,自創型的‘自繪白片’正面的投寄地址、郵編等空白標注以及郵資圖案與普通明信片區別不大,但其背面為空白,以便寄件人自由“涂抹”,每枚售價也比普通型高出0.9元。 ■郵迷:賀年明信片一直“戰火”不停 “這么多的品種類別已經讓我覺得有些無所適從了。”現年73歲的老郵迷、金華集郵協會理事陳振揚告訴記者,自己一直比較喜歡集郵,賀年明信片作為新中國郵政用品的一個部分,承載著許多特有的意義。但郵政賀年明信片長期以來都有些“硝煙彌漫”之感,從每套枚數變化、圖案設計的統一規劃上存在凌亂的感覺。 1982年的賀年郵資明信片全套2枚,1983年改為4枚,1984年又改為5枚。除了1982年賀年明信片中有一枚《春訊》的背面圖案有狗的形象外,其他多為花鳥的國畫、照片作品,缺少當年的生肖氣息。陳振揚說,即便同一年的整套明信片,同為花鳥題材,卻有照片又有國畫。另外,正面郵資圖案也不統一,如1982年《春訊》郵資圖案為狗形燈籠,但另一枚為天鵝。1985年仍為5枚,但與前幾年不同的是,其背面圖案開始有了生肖氣息,印有“五牛圖”。1986年是虎年,沿襲往年的風格,郵資圖和明信片的背面均為虎的形象。從1987年到1991年,賀年片又改為一套2枚。 陳振揚說,1991年12月1日,國家郵政部門又根據市場需求,開始發行中國郵政賀年有獎明信片,有了較大變化,首先是明信片的上端,由原來的“中國人民郵政”改為“中國郵政”,枚數增加為2組12枚,因1992年是“猴”年,郵資圖為同一個圖案的生肖“猴”,同時片幅增加了副頁。類似風格一直延續到2003年。2004年的賀年片,枚數減為4枚。2005年的賀年明信片再次發生很大變化,由以往最多的12枚增加到31枚。2006年又再次改為一套4枚。 “我個人認為乙丑年(1985年)的明信片最好。”陳振揚說,賀年的“生肖氣息”首次變得濃郁,郵資圖有“牛”的圖案且“牛”的造型每枚都不同,明信片的背面則采用了我國唐代名畫“五牛圖”,每枚各取其一。 ■保持清醒比盲目跟風要好 “購買一全套明年的郵政賀年片所需費用要148.5元。而在上世紀80年代初剛發行郵政賀年明信片一套不到幾角錢。”陳振揚說,隨著郵資調整、明信片本身的印刷成本增加,明信片上的郵資面值上浮,賀年卡實際售價也是逐年提高。收藏的成本增高和品種增加讓許多像他一樣的老郵迷無所適從。 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購買成本提高,依然有人對賀年明信片的未來充滿憧憬。11月14日北京、上海郵市行情中,2005年(雞片)1套31枚市場報價為110元,1997年(牛白片)1套12枚,報價為42元。有業內人士認為,老明信片增值現象有郵市市場運作的一面,故而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投資者期待和盼望。 其實有心就能找到很多炒作的理由。“每一輪都有其精彩和缺憾。”據陳振揚介紹,我國的郵政賀年明信片從生肖年份上大致可以分為三輪。如第一輪從1982年(狗年)開始至1991年(羊年)結束,共發行10套31枚。但由于沒有與第一輪生肖郵票同步發行,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生肖賀年片系列。1992年起的第二輪賀年有獎明信片則與第二輪生肖郵票發行結合起來,同時賀年有獎郵資明信片(普通型)的枚數定為與十二生肖相符的12枚一大套,從整體構思上也按照十二生肖賀年片設計成12年為一輪,從成套來講也是發行以來最完美的一套。另外,如1992年的賀年明信片是新中國第一套中、英文銘記“中國郵政”和“CHINA”并用在郵資圖上的郵政用品。2001年,賀年明信片的用紙首次改為再生紙…… 陳振揚說,自己目前收藏了從1982年開始到2007年的郵資賀年明信片,但都局限于普通型的,后期發展的新品種沒怎么涉及。其收藏的目的也只是愉悅身心,對市場的價值幾乎沒有考慮。 對老陳的收藏心態,有不少老郵迷表示認同。他們認為,任何東西之所以珍貴是由于它的稀少性,在郵市里,對市場多加分析和研究,保持清醒和理智總比盲目及附和要好。 |
上一篇:11月26日小本票行情報價 |
下一篇:十一月九號上海盧工郵市隨筆:潤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