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改革方案即將出臺 全面借鑒德國經驗 |
發布日期:04-04-07 01:4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國家郵政主營業務的改革一直備受關注,它是比郵政電信當年的分拆更為復雜的問題。昨天,國家郵政局高層首次透露,有關國家郵政的改革方案正在緊鑼密鼓地起草中,10多項郵政主業如何改革已經拿出備選方案。具體的改革方案將全面借鑒德國等現行郵政制度比較先進和成功的國家的做法。至于具體什么業務先行改革、怎樣改革,則要由國務院決定。
據介紹,中國郵政的改革將借鑒各國郵政政企分開的基本經驗,其中包括:修改《郵政法》,依法改革;繼續保持郵政公用性質,加強市場監管力度;郵政普遍服務不能削弱,保障郵政員工的既得利益、維持統一的郵政網絡,實行漸進式的市場開放等。
這位高官表示,全世界郵政進行政企分開改革的,約占189個成員國的70%以上。其中郵政改革比較成功的國家首推德國,中國郵政可以借鑒的成分也較多。他指出,在中國郵政業務改革中,郵政儲蓄業務的改革備受關注,所以借鑒德國的儲蓄改革應該是中國郵政改革的一個方向。據了解,早在1999年,德國郵政即擁有了該國郵政銀行100%的股份。現在,德國郵政準備在2004年秋季將德國郵政銀行部分股權首次公開上市。上市后,德國郵政將保留郵政銀行的大部分股權。
德國郵政改革模式:1988年,德國實行郵電分營,成立了郵政、電信、郵政銀行三個獨立的部門。1995年1月1日,德國郵政改為國有的有限責任公司,并成立市場監管機構。1997年,德國郵政與郵政銀行聯合,德國郵政持有郵政銀行17.5%的股份。1998年1月1日,德國郵政的專營權被大幅降低。2000年11月,德國郵政改組為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并公開上市。根據相關法律,德國郵政至2007年9月31日是德國唯一的郵政普遍服務承擔者。為保證郵政普遍服務,給德國郵政以專營權。專營范圍是:重量低于200克或者資費低于普通信函5倍的信函。除專營業務之外的其他郵政業務已全部放開。(記者 熊海燕)
|
上一篇:廣州順郵坊郵市京穗郵社4月6日行情報 |
下一篇:古塔4月9日上海盧工行情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