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紅色風暴來襲 |
發布日期:08-11-11 16:57:40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在全球金融危機、股市暴跌的背景下,郵市卻開始逐漸回暖。縱觀前不久結束的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和2008年的秋季拍賣會,郵票市場無疑呈現出一派“牛氣”沖天的勁頭,尤其是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字票收藏更是前途無限。
一枚郵票所引發的收藏 “在未發行而流入民間的5枚郵票中,《全國山河一片紅》雖然不是最貴的但卻是最著名的。”中郵網首席執行官、資深郵票收藏家李國慶這樣定義了這枚堪稱“國寶”級的珍郵。時隔近十年之后,這枚郵票的實寄封再次出現在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的秋季郵品拍賣會上,估價為18萬元至25萬元。據介紹,這枚郵票是收信人馬先生的女友所寄,至今他已經保留了40年。 《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實寄封數量少到屈指可數。據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八十年代中后期郵市大漲,不少擁有此枚郵票或郵票實寄封的人都將其迅速轉換成為現金,購買在當時看來更為時髦的家電等生活用品,也有些人因不懂得收藏實寄封比單枚郵票更為珍貴的行規而破壞了原有藏品,所以目前可知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實寄封只有四五件。 說到信封上這枚由著名郵票設計家萬維生設計,北京郵票廠印刷的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很多集郵愛好者都免不了要兩眼放光,甚至對不少人而言,這枚小小的郵票正是他們進入郵票領域的“導火索”。因為它的珍貴不僅源自于它所誕生的時代,還有它背后的故事。 在1968年11月25日, 一枚貌不驚人的8分面值文革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不聲不響地發行了。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枚按程序設計、印制后,通過郵局正式發行的郵票會因為一位地圖出版社職工的細心發現而被取消發行。 那是1968年11月23日的中午,當時任中國地圖出版社副總編輯的陳潮走進單位大門時,聽到門外郵政亭里同為老鄉的營業員趙樹楠習慣性地叫著:“老陳,來新郵票啦!”當時,陳潮接過郵票看到上面有中國地圖,覺得很新鮮,便買了幾枚。待他回到辦公室仔細欣賞時,出于長期從事地圖工作者對中國地圖的熟悉和高度的責任心,陳潮突然發現郵票上的全國地圖輪廓并不準確,尤其是中蘇、中緬邊境段,同時也沒有南海諸島。他猛然一驚,深知這是個很敏感的問題,便立即向當時出版社的生產組做了反映。緊接著第二天,趙樹楠便氣喘吁吁地跑到陳潮辦公室表示上級來了通知,讓收回提前賣出的所有《全國山河一片紅》,而陳潮也二話沒說地如數退還了原本應在25日正式發行的郵票。 其實,萬維生先生在創作《 |
上一篇:明年又是大牛年,是簡單的巧合嗎?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