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民老張2006年花6800元錢買了一套“典藏”郵票冊,經專家鑒定,郵票冊實際價值只有2000多元。老張希望自己的經歷能成為別人的借鑒,謹慎投資別輕易被忽悠了。 投訴
“被忽悠”大價錢買了收藏品
“我和老伴花大價錢買了一套郵票錢幣紀念冊,后來發現被忽悠了,希望你們報道一下,讓更多人知道,別再上當受騙。”鄭州市民老張給記者打來電話。
老張講述,2006年,他看過一則廣告后,便和老伴一起參加了一個郵票冊的銷售活動。“當時對方告訴我,這些郵票和錢幣的升值潛力很大。”他和老伴覺得這是一個挺不錯的投資。沒有任何收藏經驗和專業知識的老張,在導購員的一番勸說下,花6800元買了一套郵票冊。
近日,記者在老張家見到了這本包裝精美的郵票冊。郵票冊名為《中華錢幣》,內有純金“郵票”兩張(4.04克)、純銀“郵票”16張(46.01克)、紙郵票192張(每張面值8角)以及第三套人民幣7張(共面值18元8角)。
老張回憶,過了幾年他和老伴覺得應該“升值”得差不多了,就想把郵票冊賣了。然而,經過專家鑒定,他們傻了眼。“專家說,東西不假,但是收藏價值不大,實際價值可能只有2000多元。”老張說。
專家
天上不會掉餡餅
河南商報記者聯系到了幫老張鑒定郵票冊的收藏專家。
這位專家告訴記者,老張的郵票冊中最值錢的就是那7張第三套人民幣,業內俗稱“小全套”,成色好的新幣值2000多元,但老張的那套是“水洗”(翻新過的意思)的舊幣,只值1000多元。郵票冊內的紙郵票,沒有收藏價值。至于純金和純銀“郵票”,只能按照貴金屬價格計算。也就是說,如果里面的貴金屬是真的,老張的郵票冊總共就值2000多元。
“禮品公司賣的收藏品都加了廣告費、包裝費以及高額利潤。”這位專家說,“想靠這一類紀念冊升值賺錢,基本沒可能。”他解釋,禮品公司紀念冊的價格早就把未來20年的“升值空間”加進去了。
針對此類投資,記者還采訪了河南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錢幣收藏專家袁銀龍,他說:“要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這類收藏品絕大多數都沒有收藏價值。”郭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