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80多歲的老郵人,郵票基本都收集齊了,只是特供集郵協會會員的雙連小型張還缺少較早發行的幾個品種。我是陜西省寶雞市老年集郵會的會員,會費和會員特供郵品都是會長代辦的。我買到的第一種是2010年供應的“上海世博園”雙連小型張。前幾種“會員特供”雙連小型張發行時,我因患病住院沒能購買到。多年來,我總想補購前面的幾個品種,整個寶雞收藏品市場有5層樓,但近百家商鋪中僅有幾家經營郵資票品,其中一家的玻璃門上總是貼著:“有事請打電話聯系”。其余的攤位都沒有特供郵品銷售,我的想法一直沒能實現。
在西安市工作的兒子上個月開車來寶雞市辦事,在他返回時我順便搭車去西安,就是要到郵票市場逛一逛并補購我缺少的郵品。
第二天是周末,我踏進西安華山郵幣卡市場大門時,驚訝地發現長長的四排商鋪僅有幾位顧客在尋郵。市場內大約有40%的商鋪經營郵品,還有一些經營紀念幣、紀念鈔、金銀幣、古錢幣、電話卡、紀念冊、護郵袋和古玩雜品的攤位。郵商們紛紛熱情地打招呼:“您要買什么郵票嗎?”我問:“有前面幾種雙連小型張嗎?”大約一半的郵商說“沒有”。問遍所有攤位,只有三家商鋪有前幾種雙連小型張。我在第一家買到了“集郵聯‘六大’”和“改革開放”雙連小型張,都沒有包裝。而第二家的老板告訴我:“‘奧運會’雙連小型張在會員特供郵品的前面,這枚最早發行的雙連小型張郵市內貨比較少,售價比價格表高20元,您若要,我明天給您從家里帶過來。”我說:“帶來吧,我明天中午過來買。”隨后又在第三家買到了帶郵折的“世界郵展”雙連小型張,售價比價格表高10元。臨出郵市大門,我在一家經營集郵用品的柜臺上看到一堆郵票插冊,其中一本用過的首日封插冊,老板要價2元,我便買下用于存放郵友寄來的實寄封。(更多精彩,盡在《中國集郵報》。請到郵局訂閱《中國集郵報》,記住郵發代號:1—164。)
第三天天氣很冷,我上午先乘公交車來到“八仙宮收藏市場”,這個周日市場可以擺攤出售家用的閑雜品,我本想淘幾本舊書,碰巧了還能買到實寄封。但當天刮起了寒風,擺攤的人不多,很多人沒擺多長時間就收攤走了。我立即趕往華山郵市,下公交車時天空飄起了雪花,到達郵市時身上已經濕了。徑直奔向約好的商鋪,老板熱情地讓我坐下并倒了杯熱水,然后就從柜臺內取出“奧運會”雙連小型張說道:“這枚雙連小型張我已存了多年,但品相沒有問題。”我看過后覺得很滿意,就掏錢買下了。老板又取出一個彩色的厚本說:“這是《2011年郵票小版珍藏冊》,我當年共進了10冊,后來把里面的小版張都賣了,大多數空冊都廉價讓給熟悉的郵客了。今天我看您老人好又厚道,最后這本我仍按朋友價40元讓給您,您老以后多來關照我的生意。”真是喜出望外,珍藏冊質量上乘,能放近百版小版張,于是就買下了。最后又花了120元買了2010年至2015年郵票空冊。
第四天天氣轉晴,兒子請我吃了一頓午餐,然后就坐了兩個多小時長途車回到了寶雞家中。前后4天去西安逛郵市購郵品,確實很忙也很累,但我這個老郵迷仍感覺很快樂!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董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