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志號 |
發(fā)布日期:09-02-09 09:09:38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 |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郵政發(fā)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在票面底部印有郵票發(fā)行序號和年代,稱志號。如1952年7月7日發(fā)行的,《抗日戰(zhàn)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印有“紀16.4—1”“紀16”表示這套郵票是紀念郵票的第16套;“4—1”表示這套郵票有4枚,這是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78)1952”,(78)表示管枚郵票在紀念郵票里的總編號,“1952”是這套郵票的印制年代。我國首次便使用“紀”字頭發(fā)行郵票,是從1949年10月8日的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始,到1967年3月10日紀124《向32111英雄鉆井隊學習》郵票止。其間共發(fā)行“紀”字頭的紀念郵票124套。特種郵票的表示方法與紀念郵票相同,只是將“紀”字改訓“特”字。從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發(fā)行的郵票取消了這種志號。從1970年8月至1973年10 月發(fā)行的郵票,在郵票底部左邊又印上新編的連續(xù)號,右邊印有印制個代。例如,《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郵票底部左邊的“(1)”,是連續(xù)編號,“1970”是印制年份。從1974年開始,郵票編號又使用“J”表示紀念郵票,“T”表示特種郵票。例如,1974年5月15日發(fā)行的《萬國郵政聯(lián)盟成立一百周年紀念》郵票。底部左邊印有“J1(3—1)”,“J”表示紀念郵票,“1”是第一套。(3—1)表示這套郵票共3枚,這是其中第一枚。郵票底部右邊印有“1974”是印制年份。郵票志號是新中國郵票上特有的標志。這種志號對收集郵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郵票目錄就能了解每枚郵票的印制年份、全套枚數(shù)、總編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