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上的“賀歲牛” |
發布日期:09-01-09 09:03:3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2009年是農歷己丑年,生肖屬牛。十二生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在世界各國的郵票中頻繁亮相。從2008年末至2009年初,會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中國牛年新年”郵票。過去幾個牛年中世界各國或地區發行的“賀歲牛”郵票,已經成為收藏者關注的重點。
世界最早的“賀歲牛”郵票誕生于1961年“辛丑牛年”,當時只有日本琉球、日本和韓國發行了賀歲郵票。琉球郵政于1960年12月10日發行了世界首套牛年郵票,全套1枚,這也是美軍占領琉球時期發行的第1枚生肖郵票,圖案為琉球斗牛。日本是世界最早發行生肖郵票的國家,1960年12月20日發行了首套牛年郵票,圖案為日本福島巖手的民間玩具——馱著貨物的牛;韓國于1960年12月15日發行了圣誕節和新年郵票一套3枚,其中1枚為牛年郵票,圖案為牛頭和男孩。 1973年“癸丑牛年”有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韓國發行了“牛票”。中國臺灣發行的癸丑牛年賀歲郵票,全套2枚同圖,主圖是剪紙母子牛,取名“舐犢情深”;中國香港發行的《歲次癸丑》郵票,全套2枚,圖案各為一頭寫實的黃牛;韓國發行了一套2枚賀年郵票,其中1枚為身穿民族服裝的男孩女孩與牛頭、圣誕樹。 1985年“乙丑牛年”有中國、中國臺灣、中國澳門和日本、韓國、越南發行了賀歲生肖票。中國于當年1月5日發行了第一輪生肖郵票中的T102《乙丑年》,圖案為由姚鐘華創作的老黃牛圖;中國臺灣發行的《歲次甲子》新年郵票,一套2枚,為襯有篆字“牛”的圓形牛圖;中國澳門則發行了首輪第2枚生肖郵票——《牛年》郵票,圖案是一只寫實的水牛;韓國發行的一套2枚賀年郵票中的1枚,為韓國古墓十二生肖守護石中的牛神浮雕;日本賀年牛票仍然以民間工藝品為圖,是津山作州牛玩具;越南牛年郵票一套2枚同圖,為兒童盤坐在牛背上吹奏牧笛。 1993年“丁丑牛年”,發行“賀歲牛”郵票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增多。中國發行了1997-1《丁丑年》一套2枚,以剪紙牛和寫在剪紙花燈中的隸書“牛”字構圖,票名為“金牛奮蹄”、“牛耕年豐”;中國臺灣發行的《歲次丁丑》新年郵票,一套2枚,為大色塊繪成的寫意水牛;中國香港發行的《歲次丁丑》郵票,共4枚,為不同圖案的剌繡牛;中國澳門發行的《牛年》郵票,1枚郵票以水牛的臉部為圖,左上角有篆體“牛”字,1枚小型張的郵資圖與郵票圖案基本相同,而邊紙則補足了水牛的整個身體。韓國發行的賀年郵票一套仍是2枚,分別是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笛子和男孩女孩坐在牛背上放風箏;日本郵票一套4枚,包括2枚普通賀年郵票與2枚附捐有獎郵票,為沖繩玩具斗牛與高松玩具兒童騎牛;朝鮮郵票是各種牛藝術品和文物;越南郵票以裝飾化的母子牛、公牛入圖;泰國郵票是外圍十二生肖環的騎牛天神;哈薩克斯坦郵票也是套著十二生肖環的牛頭;蒙古郵票是神話造型的天牛;美國郵票是剪紙牛和書法“牛年”;新加坡為裝飾性的吉祥水牛;格林納達則發行了2組6枚三角形金銀箔自粘郵票,主圖是各種牛頭。還有加拿大、古巴、菲律賓、不丹、柬埔寨、圣誕島、多米尼克、吉爾吉斯斯坦、帕勞等等20多個國家或地區也都發行了牛年郵票。而為了配合1997年香港亞洲郵展,愛爾蘭、新西蘭、匈牙利、土瓦魯、斐濟、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等國家和地區也發行了中國牛年郵票。這些牛年郵票中既有以中國畫、年畫、剪紙、篆刻、書法等中國傳統藝術設計,也有寫實牛、攝影牛、漫畫牛、工藝牛、卡通牛等,可謂精彩紛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