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卡上的元宵節 |
發布日期:09-02-13 08:49: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元宵節,即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春節慶祝活動的尾聲與高潮。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也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湯圓,看舞龍獅,合家團聚,同鬧元宵,其樂融融。在我國各地發行的電話卡中,多有元宵節的民間習俗。 最早的元宵節題材電話卡,是江蘇省郵電管理局于1994年發行的《中國傳統節日》公用電話磁卡一套6枚中的《元宵節》1枚,采用中國傳統繪畫,表現了古人元宵節觀燈的習俗。 2002年,湖北移動發行了中國移動《正月十五元宵節》移動電話自助繳費卡一套4枚,以紅色為主色調,圓月、花燈為裝飾圖,還有關于元宵節的簡介,4枚的主題皆是元宵節的主要習俗——賞燈許愿、耍獅子、猜燈謎、吃元宵,主圖則選用了泥塑人偶造型。 作為“燈節”,元宵節最重要的節慶活動就是燈會,堪稱各種民間燈彩的展覽會。2005年,福建電信發行了中國電信《鬧元宵·民間燈彩藝術》充值卡一套4枚,以福建當地具有代表性的4種民間燈彩藝術品種為主圖,卡上還印有該種燈彩的制作方式簡介,卡邊的“鬧元宵”更表明燈彩與元宵節之間緊密的聯系。 舞龍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慶活動,也是古代元宵節的慶祝節目之一,并且是最能體現“鬧元宵”中“鬧”字的節目。2004年福建南平電信發行的中國電信《鬧元宵》閩北充值電話卡一套4枚,即以舞龍為表現主題。此套卡為攝影構圖,展現的是身穿黃衣的民間藝人在街頭舞龍的情景。 廣西南寧電信于2005年發行的中國電信《元宵節》電話卡堪稱精品,全套4枚構圖近似,但色彩各異且鮮艷,每枚卡的固定圖案為左上角的明月與右側的串串紅燈籠,并配以取自中國古畫上的不同花鳥與樓臺。最吸引人的是中上部用工楷書法寫就的元宵節古詩詞,分別為:唐崔液《上元夜》、明唐寅《元宵》、清符曾《上元竹枝詞》、宋歐陽修《生查子己芨摺》。 發行元宵節電話卡最多的,當屬湖北聯通。2003年就發行了2套,為中國聯通《正月十五鬧元宵》楚天一卡通、中國聯通《元宵佳節》楚天一卡通,均一套4枚,前者以寫有“元宵”的紅燈籠與大頭娃娃年畫為主圖,并在下方配以歷代元宵詩,分別是:隋煬帝《元夜》、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明唐伯虎《元宵》、宋朱淑真《元夕》;后者則以各種元宵民俗為表現題材,依次是耍龍燈、賞花燈、慶元宵、放炮竹,兒童們又耍又鬧,出現在中心碩大的明月中。2004年又發行了中國聯通《鬧元宵》楚天一卡通,全套也是4枚,雖然主圖依舊是大頭娃娃吉祥年畫,但表現主題則換成了元宵節的標志性娛樂活動——猜燈謎,4枚卡各出一個字謎,不過遺憾的是,看遍整套卡也找不到謎底。 圖片 隅篁 攝 中國聯通鬧元宵楚天一卡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