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世博盛會 城市文明志愿者悄然改變上海精神面貌 |
馬路邊,穿著黃馬甲的交通文明志愿者不時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規則;綠地里,文明游園志愿者一邊勸阻游客不文明舉動,一邊撿起垃圾;校園里,白發蒼蒼的老將軍向年輕的學子們宣講革命傳統,倡議文明迎世博……
昨天是國際志愿者日,本市世博宣傳、窗口行業、交通文明、清潔城市、平安世博、文明游園、市民巡訪和社區志愿服務等八大類150萬志愿者走出家門,參加志愿服務。參與世博志愿服務,正成為申城廣大市民和百萬志愿者的共同心愿。
播撒城市文明
紀念日,上海城市文明志愿者宣傳世博會的又一個新起點。
上午9時許,南京路步行街,8名身披海寶服飾的小女孩踏著《上海志愿者之歌》的節拍翩翩起舞,吸引了眾多游人。一旁的志愿者們有的端起相機,請游人留下“城市笑臉”,有的手拿英語卡片請行人翻譯,以此推介世博。
一樣的笑臉,一樣的熱情。在城市文明志愿者宣傳臺前,剛拿到世博會城市文明宣傳手冊和紀念封的游客宋先生連夸上海人組織得好,虞琪君等4名志愿者則以微笑和感謝回應。不長的南京路步行街,像這樣的宣傳服務點就有25個,他們均來自市志愿者協會。一支支播撒城市文明的隊伍正悄然改變著申城的精神面貌。
自迎世博600天活動開展以來,從社區到公共場所,再到世博園區,志愿者幾乎“無孔不入”。目前,僅世博宣講志愿者服務隊就已近1000支,為上百萬人次市民開展了世博宣講活動。
由600多位老干部、老紅軍、老將軍、老教師、老藝術家組成的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今年已為廣大青少年作了372場“喜迎世博會,爭做文明人”宣傳報告。
如今,新一輪“迎世博盛會,揚青春風采”百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又拉開帷幕。世博宣傳志愿者、百老德育講師團團長戚泉木鄭重承諾:“我們一定盡力而為,讓青少年懂得上海世博會是世界人民的世博會,是中國人民的光榮和驕傲。”
與此同時,百萬家庭學禮儀志愿者講師團則深入11個區,舉辦了14場“百萬家庭行禮儀”系列講座。城市巡訪志愿者的23個分團、220多個巡訪隊、1000多個巡訪組,近3萬名成員的市、區縣、街鎮、居村四級市民巡訪團大團隊,深入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全市的公共場所,針對各類不文明現象開展巡查察訪。
用行動描繪文明風貌
昨日清晨氣溫只有4℃,可申城處處洋溢著一股股暖流。
上海科技館退休職工陳云龍,今年69歲,他參與城市志愿服務已有9年,昨天他不到7時就來到南京路,向游客展示潛望鏡、鳥的視覺等奧秘,激發人們對“科技世博”的興趣。
58歲的李龍濤是上海市癌癥康復俱樂部成員,是鼻咽癌患者,昨天他提著一個塑料袋,手握一根撿拾竿,沿著南京路周邊撿拾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