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震霆:從奧運會到世博會(名人談世博)[圖] |
發布日期:08-12-01 12:24:29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一杯咖啡,一碗牛肉面,這就是霍震霆先生的工作午餐。11月21日中午,北京貴賓樓二層的自助餐廳,來京參加十佳勞倫斯冠軍獎頒獎典禮當天上午,霍震霆先生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暢談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 北京奧運會深遠影響 霍震霆先生和本報記者的話題是從會議開始的。“這座酒店(貴賓樓)是我父親當年為了舉辦亞運會而籌建的,那時候北京還沒有多少五星級酒店。現在20年過去了,北京有了很多很好的酒店,奧運會也舉辦得非常完美。”
1974年,中國提出要重返國際奧委會,請霍英東幫忙。霍英東不僅自己出面,同時也把擅長英文的長子霍震霆帶上,憑借其國際足聯執委的身份和在國際商界的名望,多次往返于國際奧委會總部以及相關國家之間斡旋。從此,霍震霆開始踏上了為祖國的奧運事業奔忙的道路,義不容辭地要把父親的事業繼承下去。同時,他還是香港奧委會主席、國際奧委會委員。在奧運會期間,我們看到他為很多比賽項目獲獎運動員頒獎的身影。 在霍震霆看來,舉辦奧運的意義遠遠超越了體育本身。“辦好奧運,多拿金牌固然重要,但通過這一百年難遇的絕好機會,大力宣揚中國綜合國力、國民素質、社會文明等軟實力形象,為北京和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奧運文化遺產,更是歷史交付我們的共同使命和責任。同時,最重要的是奧運會成為中國與世界人民友好交流的平臺。讓國際友人了解了中國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明。”此外,舉辦奧運會對霍震霆個人而言,還意味著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和夢想。“我的父親霍英東為中國申辦奧運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包括對奧運場館的捐資等。他見證了中國申辦奧運從申辦失敗到成功的全過程。”“他走后,我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所以,協助國家辦好奧運,告慰父親,是我的職責也是任務。”霍震霆說:“舉辦奧運會,不僅可以讓中國的運動員拿到體育界的榮譽,而且為下一代的年輕人創造一個很好的環境。北京目前建了很多很好的體育設施場館,通過舉辦奧運會加強和改善了香港和北京的城市景觀。 對香港而言,舉辦北京奧運會的馬術比賽,也有深遠的意義。“香港不可能單獨舉辦奧運會,只有背靠偉大祖國,才有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霍震霆表示,香港舉辦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不光推動了香港體育運動的發展,也推動了香港很多其他領域的發展,首先是推動香港體育產業的發展。霍震霆認為,香港最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就是娛樂和體育,所以與國際接軌,將香港的體育產業化,使運動員成為一種理想職業,是香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霍震霆還說,香港舉辦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還將增強香港人的愛國情感。 北京上海上演“雙城記” “北京奧運會是中國第一次舉辦這種超大型的世界盛會,無疑為即將到來的上海世博會積累了成功的經驗。”霍震霆告訴記者,他參觀了以往很多屆世博會,對世博會為全球搭建的交流平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認為,上海世博會將與北京奧運會一起成為“中國21世紀前10年兩個最重要的發展機遇”的國際盛會。 談到北京與上海,霍震霆認為這是中國內地城市的兩個“雙子星座”,各有自己的發展特點。他還透露了北京第二次申辦奧運會的一個故事:當時國際奧委會雖然大多數贊成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但有不少委員認為應當在中國的上海舉辦,因為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相較于首都北京,可以淡化奧運會的政治色彩。北京奧申委認為,中國是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奧運會,還是應該在首都舉辦。以后若再有機會,可以在上海舉辦。 “現在,上海迎來了世博會,這是同樣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盛會。”霍震霆認為,我們的鄰邦韓國和日本成功舉辦了奧運會和世博會后,在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而中國之所以接連獲得“雙會”兩大主辦權,最重要原因就是,國際社會認同北京、上海這兩座城市及整個中國的發展實力與潛力。 2009年,霍震霆還要為很多運動會奔忙:香港東亞運動會、新加坡亞洲青年運動會、泰國世界武術運動會以及全運會等。作為體育界領導人之一,他將全力推動體育運動的開展。 霍震霆希望為上海世博會鼓與呼:“2010年,我不僅自己要去上海參觀,我在國際上有很多朋友,我也會邀請他們來上海參觀。” |
上一篇:世博遺珍展在滬舉行 展示中國參與歷屆世博會遺珍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