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演藝中心: 活力四射的城市舞臺 |
![]() 4000與18000,不僅僅是一個數據的差異,還蘊藏著建筑的智慧;“漂浮”的碟形體,與毗鄰的黃浦江相互映襯,輕盈靈動中透著時尚氣息———這就是上海世博會演藝中心,未來這里將融觀演、體育、娛樂、商業于一體,成為充滿動感與活力的“文化娛樂集聚地”。 看主場館“超級變變變” 演藝中心里最炫的地方,當屬主場館。因為它不但能舉行超大型慶典、演唱會、各類演出,還能迅速“變身”,適應NBA籃球賽、國際冰球賽事及冰上表演。主場館里長61米、寬30米的冰場地面,不但按照國際技術標準配置了制冰系統等,它還能讓重型集裝箱卡車直接從場外開進內場,以滿足舞臺及演出設施快速組裝的要求。 據了解,世界巨星演唱會的室內場館的容量要求為12000—18000座,世博會慶典、國際電影節、國際電視節等頒獎典禮等活動的場館容量要求為4000座以上;電視節目現場版的場館容量要求為4000—20000座,音樂劇的場館容量要求2000—8000座;頂級的體育賽事要求有18000座的觀眾容量。演藝中心的一個主場館,如何能滿足多種觀演空間的需求? 奧秘,藏在升降隔板與活動座椅中。據悉,演藝中心主場館的屋頂內有一套機械升降隔斷系統,它可以根據需要,將主場館隔成可容納18000座、 12000座、10000座、8000座或5000座的劇場空間。同時,舞臺本身還可以根據演出內容,在大小、形態甚至在360度空間中進行三維組合,或從中心轉換到盡端,或形成中心與盡端的組合形式,從而給演出帶來無限的藝術創意空間。當劇場空間變化時,主場館里的座椅也會相應配合。這些座椅不但能伸縮、升降,保證觀眾視線的可調節性,甚至還可以拆。 “借天不借地”的漂浮方案 演藝中心的建筑造型,像一個極具未來感“飛碟”。這一形態的來源,還與它的功能有關。 據華東建筑設計院介紹,考慮到上海的大型室內演藝場館中,能容納萬人以上的屈指可數。對于一些高規格的演藝活動而言,雖然有些體育場館在容量上達到要求,但基礎設施卻未必能完全符合專業演出的要求。因此,最終將演藝中心的場館規模確定為18000座。 在濱江區域建設這樣一個大體量的場館,是否會對周邊環境造成較大影響?設計師想出一個“借天不借地”的漂浮方案———將建筑的底部功能區塊搬到上層。這種漂浮的碟形體,不但使下部被解放的空間形成了開放式的公眾平臺,還大大縮小了建筑的體量感,輕盈靈動的建筑形態,使濱江建筑與環境和諧共生。 漂浮的碟形體,還形成了圍繞著主場館的多層配套空間,包括真冰溜冰場、特色商業區、電影俱樂部、音樂俱樂部、餐飲區、主題酒吧等,拓展了演藝中心的文化外延。據悉,演藝中心公共空間及空中觀景平臺,還將充分利用濱江和周邊的景觀資源,形成資源共享的視覺效果。 “文化娛樂集聚地”的新業態 世博期間,世博演藝中心將成為中外音樂、時尚、演藝、文化的高端演藝場所。目前已確定各個外國“國家館日”的演出活動,將放在演藝中心舉行。 世博會后,世博演藝中心將成為集大型綜藝活動、體育賽事、時尚演出為一體,兼容藝術培訓和休閑、旅游、購物功能的文化消費集聚地。作為“文化娛樂集聚地”這種全新的文化業態,為使其今后能更好地運營,上海東方明珠國際交流公司、美國AEG體育娛樂集團、NBA中國已正式簽署協議,由三方共同成立經營管理公司,在演藝中心建成后20年內對其進行管理,并計劃一年安排250場演出。 據上海世博演藝中心有限公司介紹,AEG公司具有豐富的場館運營經驗,旗下擁有洛杉磯史泰博體育中心、家得寶體育中心、阿納海姆加州體育館、芝加哥豐田公園、倫敦O2(該項目與英國政府合作)、塔吉特中心,達拉斯和紐約時代廣場諾基亞劇院和三大足球聯賽賽場等等。作為全球場館效益排名第一的洛杉磯史泰博中心,每年舉行超過250場活動、接待400多萬觀眾。 相信憑借東方明珠對上海文化市場的理解,依托AEG全球的演藝資源,利用NBA在中國市場的人氣,演藝中心將成為活力四射的城市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