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理念 “走進世博會”展處處有驚喜 |
“走進世博會”大型展覽在首都博物館舉行 互動電子書裝置講述世博百年歷史 經過精心策劃籌備的“走進世博會”大型展覽今日掀開了她神秘的面紗。這場被稱為“顛覆了傳統理念”的展覽究竟有何特別之處,有哪些抓人眼球的展項?記者懷著好奇,走進了展覽舉辦地——首都博物館。 科技亮點綻放光芒 一入展廳,記者就發現,自己來到的似乎不是展覽館,而是一個環形影院。出現在面前的不是一般展覽上所常見的展板、展品,而是一個巨大的環形屏幕。燈光漸暗,屏幕亮起,世博園區的虛擬景象、各具特色的場館一一閃現出來。這部長約5分鐘的影片引領參觀者“走”進世博園區,運用虛擬技術讓觀眾看到明年世博園區的盛況。影片最后一個鏡頭定格在世博園區的規劃藍圖上,在一片山花爛漫中,大屏幕神奇地從中間緩緩開啟,一座精致的世博園區模型呈現在眼前。一時間,屏幕上的景象與現實中的場景契合在一起,讓參觀者驚喜不已。 展覽策展人俞力告訴記者,展覽藝術通常都是靜態的,參觀者以靜態的視覺角度觀賞展覽,但是此次展覽打造的卻是一個動態的環境,其中這個環幕三維影片就是最大的亮點。據介紹,這間動態影視廳的整個環幕幕幅達到24米寬,視覺環160度呈現,技術難度很大,由于展覽是臨時性的,而且團隊需要計算動態懸臂力點等,最終環幕的拉動采用齒輪式耦合來設計,在空間上精確到毫米,時間上精確到毫秒,整個幕后控制與影片高度契合,舞臺燈在影片結束的那一刻一下子亮起,讓參觀者自然走進展覽。 除了這間動態影視廳外,在展廳內每隔一段區域都會有新鮮的多媒體展相。曾在以往“走進世博會”展覽中受到參觀者歡迎的互動電子書裝置也被帶到了此次展覽上。這本大型電子圖冊容納了150多年的世博歷史精粹,參觀者只需在空中作出翻書的動作,電子書就會隨著參觀者心意翻頁,呈現世博歷史故事。而采用了雙層紗幕的多媒體影視廳,則以雙重影像的交錯疊加,展現給參觀者一場炫目夢幻的視聽盛宴。 展廳內展示了59個自建館、企業館展館模型 精美模型數量之最 雖然此次展覽隨處閃耀著高科技元素,但傳統的模型設計同樣也吸引眼球。上海世博會所在區域的大型沙盤,讓參觀者立刻對上海世博會的地理位置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墻上顯示的是239個已確認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國旗和標識以及醒目的“倒計時300天”提示。 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展廳中59個自建館、企業館的展館模型。這些模型都以參展方提供的展館效果圖為藍本,由上海世博會組織者精心制作。“這次應該是歷次展覽中展出模型最多的一次了。”俞力說。除了英國館、法國館、波蘭館這些確認較早的場館外,一部分最新確認的,如挪威館、阿聯酋館、以色列館的模型都進入了展示行列,讓參觀者最直觀地了解到世博會的籌備進程和展示效果。 萬花筒般的展示講述“斗拱的故事” 水晶地球為展覽留下詩意結尾 創意小品盡顯情趣 在整場展覽中,記者還發現不少極富情趣的小品式展項。“斗拱的故事”介紹的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原本簡單的圖片介紹被設置在一個多面鏡面構成的多媒體裝置內,猶如一個萬花筒般,呈現在參觀者面前的是無數個中國館畫面,展現出中國館所凝聚的燦爛文明。 展覽的結尾處設計得也富有詩意。出口處的高頂懸吊一個標志著“一切始于世博會”的水晶地球,下面擺放了羅丹的思想者雕塑。“因為世博會,人類的夢想插上了翅膀,這為設計留下了一個詩意的結尾,”俞力說。 據悉,本次展覽將從7月5日起一直持續到本月25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