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30萬平米場館由老建筑改建而成 開創歷史先河 |
但起初,這種滄海桑田般的今昔比對,并不被施工現場的工人們所接受。每次看到那銹跡斑斑的舊鋼架,工人們就有種按捺不住的沖動,想給它刷上新油漆。一天,工人們終于忍不住了,所幸的是,剛開始動手就被到現場巡視的設計師發現并制止。望著整個連鑄車間里唯一的一處新油漆,設計師心痛不已。那一刻,工人們忽然理解了設計師的初衷。后來,僅僅為了在連鑄車間約5層樓高的屋頂上安裝25只燈泡,工人們不厭其煩地在木質平臺上,5次拆裝20多米高的腳手架……
為實現開敞式的空間結構被動降溫,寶鋼大舞臺設計了覆蓋整個屋面的草毯系統和標志性的墻面植物遮陽板,有效阻止陽光的直接照射。而它獨特的可活動墻體,則大大增加了穿堂風的流速。此外,觀眾區上部還設置了一套直吹坐席的風管送風系統。作為極端高熱天氣的應急預案,該系統取風口處可擺放冰塊,使送風溫度從室外38℃或更高,降到28℃上下,再送入觀眾席中心區域,融化的冰水則流入景觀水池內。
據悉,世博會期間,寶鋼大舞臺將成為各參展國國家館館日、各省市館館日、各主題館開館日慶典等活動的主要場所。
百年南市電廠 銘記過去開啟夢想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演繹中,有這樣一條時間軸線:“足跡—城市—夢想”。城市所留下的歷史足跡,為人類的發展提供借鑒;城市的未來發展,則為人類開啟夢想的窗口。世博會主題分館“未來探索館”,正是一座濃縮著“足跡”與“夢想”的建筑。
它由原南市電廠的主廠房改建而成,并于近日被評上我國環保建筑中的最高獎項“三星級綠色建筑”。同濟大學建筑設計院工程師康月說,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電廠,一個世紀以來,為中國的民族工業及電力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傳統燃煤電廠也付出了很大的環境代價。隨著城市改造及工業技術的發展需求,原南市電廠已退出歷史舞臺,而如何實現從“高污染高消耗的傳統煤電中心”向“綠色能源中心”的完美轉變,成為主廠房項目改造的重點。
如今,改造后的主廠房已成為一個展現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的“超級展品”。綠色混凝土、可回收金屬沖孔網板、透水磚塊……通過建筑與能源生態技術的有機結合,綜合應用江水源熱泵、太陽能光伏發電、主動式導光等多項科技元素,未來探索館已成為“國內第一棟由老廠房改造而成的三星級綠色建筑”。
“那就是江水源能源中心”,康月指著一座不起眼的小樓告訴記者,“別看樓不大,但基座很深。地上建筑面積僅225平方米,底下卻達到了9936平方米。” 這個充分利用原南市發電廠黃浦江取排水管道及取水隔柵井等設施,建立的江水源區域能源中心,服務半徑約為1公里,可為浦西世博園區內的城市最佳實踐區、部分企業自建館等15萬平方米的區域提供空調冷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