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演藝中心:永不落幕的城市舞臺 |
發布日期:09-08-26 09:11:0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外形:飛碟狀,在不同角度不同時間呈現不同形態位置:世博園區B片區,緊鄰黃浦江,西接世博軸建筑面積:12.6萬平方米 主體建筑:有18000個座位的多功能演藝館 建筑功能:舉行綜藝表演、慶典集會、藝術交流等活動的綜合性場所 在浦東世博園內的黃浦江邊,一座巨大的建筑已經展露出“飛碟”形的外觀。根據角度和時間的不同,這座建筑將呈現出不同的形態——白天,它像一個穿越時空的“飛梭”、一只晶瑩美麗的“貝殼”;夜晚,它的外表展示夢幻迷離的現代生活,恍如一座“浮游都市”。這座建筑就是上海世博會的演藝中心,它也是為數不多的永久性建筑之一,總建筑面積達125900平方米,可以24小時運營,將成為未來上海“永不落幕的城市舞臺”。 引入黃浦江水降溫 演藝中心是用來做什么的?上海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汪孝安日前介紹說,關于演藝中心有三句概括——“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現在與未來的對話,中國與世界的交響”。 演藝中心的外形正面看像飛碟,俯瞰則像一個貝殼,所以也有“藝海貝殼”之喻。其外形尺寸為長軸206米、短軸165米、高40米;內部區域長135米、寬109米。 汪孝安介紹說,選用飛碟狀的外形,在不過多增加占地面積的情況下,使內部空間大大增加,“飛碟”下部的公共空間,還可以快速疏散密集的人流。 演藝中心使用了很多創新的建筑技術,比如利用江水冬暖夏涼的特點,引黃浦江水入室內,形成新型的節能空調系統。 此外,場館頂部設有雨水收集系統,場館周邊還有著養眼的“綠坡”,而非呆板的水泥,不僅美觀,還能為場館內部隔熱降溫。 屋頂將呈現12星座 演藝中心的大屋頂共有5層,最下面是穿空板,往上依次是隔音層、防水層、隔熱保溫層,最上面則是用銀色的蜂窩鋁板做的裝飾層。 最奇特的是,大屋頂上開有許多洞,不僅用于透光、排風、排煙,還能在景觀照明系統藍色的燈光下,顯示出水瓶座、獅子座、金牛座等12星座和點點星光,傳遞出憧憬宇宙、未來的信息。“希望通過照明效果進一步烘托出宇宙星空的主題。”汪孝安解釋說。 演藝中心有兩個主要出入口,分別位于浦明路、慶典廣場,觀眾也可以從主體建筑旁邊的綠地斜坡直接進入二層的看臺。 一個文化體育集聚區 世博演藝中心不僅是個演藝場館,還將是一個集綜合演藝、藝術展示、時尚娛樂、體育比賽于一體的文化集聚區。其靈活多變的功能配置,可以滿足多功能高規格的演出需求。 同時,演藝中心里的餐飲服務、電影俱樂部、音樂俱樂部、藝術展示、游藝、主題酒吧等各類配套文化休閑娛樂空間,將為觀眾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可謂“應有盡有”。 汪孝安說,演藝中心計劃未來每年將演出250場,成為大上海“永不落幕的城市舞臺”。 游演藝中心 地下建有滑冰場和文化娛樂街 世博演藝中心由主體結構和附屬設施兩部分組成,其飛碟狀的主體結構高40米,分為地下2層,地上6層。 演藝中心兩層的地下空間共深11米多,每層面積約26000平方米。 其中,地下一層為多功能的娛樂場所和商業區,有咖啡吧、茶座、音樂劇場、文化休閑娛樂街等設施;地下二層的中間是滑冰練習場,兩側是車庫和設備用房,滑冰場可以24小時制冰。 玻璃觀光長廊環繞第六層看臺 走進演藝中心,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空間,面積達76000多平方米,中間是核心島,四周則是看臺,看臺共有6層之多。 看臺的第一、二、五層為普通觀眾席。其中,看臺一層緊挨著主演出區,被稱為內場;二層被稱為池座;五層被稱為樓座。 看臺的第三、四層為包廂,共計83個。 看臺的第六層設有電影俱樂部、VIP俱樂部。在這一層看臺的外圍和建筑的玻璃幕墻之間,是一條寬4米多的觀光長廊,如同一個環形的封閉式陽臺,設置有餐飲酒吧休閑街,人們可以一邊休憩小酌,一邊觀賞浦江景色。 舞臺可變身冰球場和籃球場 位于演藝中心中間的橢圓形核心島是演出舞臺,但與一般的演藝場館不同,演藝中心舞臺的大小、形狀都能根據需要變化。 主演示區最大能成為一個長61米、寬30米的橢圓形冰球場,也可以縮小為長28米、寬15米的長方形籃球場,還可以轉換成各種形狀的舞臺,甚至能在360度空間中進行三維組合,給演出提供無限的藝術創意和舞臺設計空間。 在這里可以進行文藝、體育表演,還有冰上表演,包括冰舞、花樣滑冰,甚至冰球比賽。 18000個座位可隨意分割組合 演藝中心主演示區的6層看臺總共有18000個座位,比現在的上海體育館還多一些,為上海之最。 這18000個座位又可以根據需要,被隔斷分為5000座、8000座、12000座和18000座等4個不同等級,成為國內第一個容量可變的大型室內演藝場館。 隔斷裝置的下部是硬質隔斷板,像一堵墻,上部則是軟簾。隔斷平時全部隱藏在頂部,需要使用時用電腦控制即可放下。 此外,燈光系統、升降顯示屏等各種設備在演藝中心也一應俱全。 108根鋼管撐起萬噸“身軀” 在演藝中心直徑長達約100米的空曠場館中間,看不到一根柱子,只有上面長長短短、各種形狀的鋼構件相互連接著,重達上萬噸的場館“身軀”靠什么支撐來保持穩定? 秘密在于下層看臺的后面,那里有一根根深色的長方形柱子,由于緊貼著看臺后面的一圈圍墻,所以不易察覺。這些柱子共有108根,每根厚0.8米、寬1米,從地上一直伸向演藝中心的上部。 柱子用厚8厘米的鋼板制成,整個世博中心龐大屋頂的重量都壓在這108根鋼管柱上。為防止變形,空心 鋼管柱內還將注入混凝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