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意大利國家館開工 |
發布日期:09-05-09 09:00:2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上海世博會意大利國家館開工儀式在世博園區舉行 意大利館效果圖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局局長洪浩致辭 世博網5月8日消息:今天,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意大利國家館開工儀式在世博園區舉行。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局局長洪浩,意大利駐華大使Sessa,意大利展區總代表昆迭里等出席了開工儀式。 意大利館位于世博園區C片區,毗鄰黃浦江,建筑平面面積3600平方米。展館由20個不規則的功能模塊組合而成,代表著意大利20個大區。參觀者行走其間,仿佛置身于集上海石庫門弄堂與《羅馬假日》中意大利廣場為一體的城區。 設計靈感來自“上海”游戲 意大利館的設計靈感來源于被意大利人稱之為“上海”的游戲,這個游戲其實就是上海小朋友玩的游戲棒。數根游戲棒通過孩子的小手被隨意撒成不同形狀的組合。意大利館的設計師從游戲中受到啟發,采用可任意組合的功能化模塊搭建起意大利展館,形狀就像游戲棒一樣可以隨意變幻,而且能夠以較小的規模進行拆卸和組裝。 意大利館不僅在設計上新穎別致,還采用了透明混凝土等創新材料以營造生態氣候。透明混凝土在不同場合發揮不同的功能,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都可以感知建筑內外部的溫度、濕度等。此外,展館還特別設計了一些像“刀鋒”一樣的切口,它們輕輕地懸掛在建筑的三邊上,并穿透到建筑的內部。這些“刀鋒”不僅使場館的外形富于動感,還可以將外部光影反射到館內幫助照明,并與中央大廳一起形成一條通風走廊,調節場館內的溫度。 意大利駐華大使Sessa致辭 意大利展區總代表昆迭里致辭 “人之城”體驗意大利傳統城市精神 弄堂、庭院、小徑、廣場……這些元素在意大利傳統城市中隨處可見。在二戰前,大約有80%的意大利人生活在具有此類特征的住宅中,這種歷史城市布局的概念遍布整個意大利。上海世博會意大利館延續了這種傳統的概念,希望喚起人們對于歷史的回憶。 從外觀看,整個意大利國家館如同分裂的馬賽克,可以組成多樣的圖案,體現不同地區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關系。展館內有狹窄的街道、庭院和弄堂,突然間又會出現開闊的廣場,美麗的花園、散布在展館內部的水和自然光營造出一個舒適溫馨的環境,參觀者行走其間可以盡情感受別樣的風情。 意大利館效果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