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將助推世界走出經濟陰霾 |
發布日期:09-03-10 09:12:4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昨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外記者會。 4位政協委員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最新籌辦進展情況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出席記者會的4位全國政協委員分別是:全國政協常委、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民盟中央委員、浙江省副主委、寧波市副市長成岳沖,陽光媒體集團、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局主席楊瀾。 世博能否“帶”世界走出金融風暴陰霾?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認為,上海世博會有望成為促進中國經濟克服困難、助推世界盡早走出金融危機陰霾的難得契機。 世界經濟大蕭條期間舉辦的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曾直接或間接地向社會提供了10萬個就業機會,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前景堪憂的背景下,不少人都對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寄予厚望。 周漢民:上海世博將從投資、消費、文化等多方面拉動中國經濟。 周漢民認為世博會對經濟的拉動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兩部分。從直接拉動而言,首先是投資拉動,世博5.28平方公里的土地,基礎建設總投資是180億元,這是一個巨額的拉動,許多建設項目將來將永久保留。5.28平方公里土地上要造230萬平方米建筑,其中有六分之一是老舊建筑的修整和重新使用,也創下歷屆世博會之最。與此同時,這屆世博會5.28平方公里土地中有三分之一將用于綠化,成為上海永久的綠肺,這是投資拉動。 第二是消費拉動。7000萬人次到訪,不僅僅是來看世博會,很可能要在長三角其他城市逗留乃至更遠的中國名勝古跡游玩,衣食住行游玩這六項消費是無可估量。第三是輻射拉動。上海這一屆世博會對泛長三角地區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和其他旅游設施的建設是一個最大的促進。第四是全國共辦的拉動。最后就是文化拉動。 除了直接拉動還有非常重要的間接拉動。首先是信心拉動。面對危機,最關鍵的是全民信心。第二,這屆世博會是高科技最全新的展示,它為中國調整結構,催生高新技術發展會有新的拉動。最后會推生新的產業。“我個人覺得會有四個方面:現代國際會展業、都市旅游業、文化創意產業、物流業。”周漢民十分看好世博會對經濟的帶動效應。 萬季飛則認為,世博園今后必將成為旅游的圣地、會展的中心和國際文化交流的中心,這是保增長、擴大內需、調整結構一個重要舉措。“如果說上個世紀90年代浦東的開發振興了上海的經濟,拉動了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在全國產生效應的話,我想上海世博園的建設也再次振興上海的經濟,拉動長江三角洲的發展,在全國產生效應。世博園區是上海的第二個浦東,也是我們國家的第二個浦東。”他這樣表示。 為何拿1億美元援助發展中國家參展? 周漢民說,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申辦世博會,給世界許許多多的發展中國家一種鼓舞,我可以告訴你,從我們贏得世博會之后,2015年世博會將有一個發展中國家站出來和發達國家進行競爭,2012年我們叫專題類世博會或者叫小世博會又有一個非洲國家站出來與發達國家競爭,我舉這一例子想說明,中國舉辦這一屆世博會對世界的意義在于它本身是一個鮮活的案例,值得探討。它本身是能夠對整個世界發展有影響的事件,也值得探討。 周漢民說,目前有120個發展中國家受益中國1億美元專項資金援助而參展,這可能是杯水車薪,但是這樣的援助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它能夠感到十分溫暖。為什么?就是這一屆世博會沒有一個國家是因為貧窮而被邊際化,這就是為什么聯合國今天96%的成員國,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能夠確認來參展上海世博會。 楊瀾:“作為一個母親,我想談一點,歷屆世博會對年輕人,特別是孩子非常具有吸引力,在他們當中就孕育著我們社會未來的建設者和未來文化創意的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