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際論壇綜述 |
世博會還將是一個最為密集、最為多樣化的文化大盛會。“有些政治做不了的事情,文化可以實現,建立溝通之橋,很多石塊可以由文化逐步積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漢斯·道維勒說。
我們為什么要去世博會?
“會給人生帶來一輩子的記憶”
為了制作一部世博紀錄片,在電視臺工作的吳鈞曾到美國紐約、費城等曾經的世博舉辦城市采訪,結果,每個人都跟他說,“嗨,我那一年參觀了世博會,它徹底改變了我。”
的確,當19世紀末的公眾在世博會上看到留聲機、火車、飛機時,會增加科技改變人生的信心;經歷了戰爭及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后,20世紀中后期的世博會讓人們堅信,應當用人性來駕馭科技手段。時針即將轉到201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說,“我們希望集納的智慧、經驗和理念,能夠影響的人群不僅是專業人士,更應當是千百萬前來參觀世博會,關注世博會的普通人。”
看到新奇的建筑、領略各國的風情、體驗最新的科技……世博會真正是在“不出國門看遍世界”。“通過世博,可以在短期內看到很多不同的文化。”漢斯·道維勒說。
吳建民重復著令自己感動的一句話,“這時候,做中國人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