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走進世博會”展覽志愿者實錄 |
志愿者為觀眾講解票務信息 志愿者為觀眾講解世博園區規劃 世博網7月23日消息: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走進世博會”展覽上,志愿者成了一道特別的風景線。此次展覽共有21名志愿者,其中5名來自上海、16名來自北京。他們大多都還是在校大學生,有的上海志愿者甚至在此之前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家、從未到過北京,如今他們放棄了輕松的假日休息,隨著展覽團隊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與講解服務工作。 在正式開展工作之前,這些志愿者們要熟悉講解內容,3萬字的講解資料需要在2周內全部熟記于心。但真正的考驗來自為參觀者講解的過程。“展廳每天都迎來超過5000人次的觀眾,最多的時候接近8000人次。每天8小時的講解,展廳秩序的維護和展品的維護,對每位志愿者的體力和經歷都是不小的挑戰,可大家非但沒有顯露出一絲疲倦,還仍然自始至終地為每一位觀眾熱情服務。”來自上海的志愿者余昊澤這樣體會著。雖然只是個大一學生,但她卻因為認真、好學、肯吃苦的出色表現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她表示,在之后的日子里將繼續盡心投入到服務工作中,“因為我們都深深明白盡心宣傳世博會是我們每個志愿者的責任。” 志愿者為觀眾講解展館模型 志愿者為觀眾講解中國館 志愿者們平均每人每天要為將近300名觀眾講解,每天要回答上百個提問。除了午飯時間一直這些志愿者一直都處在站立、走動的狀態。在講解工作之外,還要配合現場秩序的維護、人流的疏導、禮品的整理等等。徐雁南、于云龍是北京志愿者里唯一的兩個男生,分裝、搬運大量宣傳資料和禮品,成為他們在講解工作之外最經常做的事情。最忙的時候,還得在展廳工作時間之外加班。整理資料、分裝禮品,這些工作不難,卻十分瑣碎。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完成任務,他們放棄了餐飯時間,禮品一運到就開始搬運、整理。“從北京來的志愿者給我帶來更多感動,他們放棄一個月的休息時間,住在沒有空調的寢室里,每天花在路程上的時間是我們的好多倍,但是他們從來沒有退縮過,非常虛心的了解世博會的知識,有時候還會和我們一起討論。作為我們更加沒有理由可以不認真工作。”來自上海、同為志愿者的桑殷殷如此評價道。 這些年輕志愿者的付出,觀眾是最直接的感受者。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觀者常常志愿者的服務贊不絕口,會握著他們的手說:“你講解的真不錯”;更會在留言時寫到:“志愿者的講解太好了”。 在這20多天的工作里,志愿者也在迅速成長。來自北京的李銥涵體會深刻,“在講解過程中,我們既擔負著宣傳世博會、傳遞知識的任務,又在工作中鍛煉能力、完善自我。世博展覽的講解工作讓我對世博會的認識更加立體化,同時,在講解這門藝術中,我學會了如何向公眾傳遞知識,如何與公眾交往。從初來北京首博展廳的新奇,到興奮過后的辛苦,再到克服困難后的欣慰,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正是每個志愿者成長的印證。” 年輕的身影,白色的T恤,微笑的面容,這些已經成為“走進世博會”展覽的標志,更成為公眾了解上海世博會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