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滕頭館的啟示:城市化浪潮中要重視保護鄉村文化 |
村城市化之成就,實際上是希望有所促進和矯正。"王澍說。
王澍說:"在城市化、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村危房改造等一波波浪潮中,鄉村的原有屬性和歷史記憶亟待保護。我的觀點是鄉村發展應有自己的評價體系,可以發展成和城市有所區別的另外一種生產、生活型態,而不是簡單地從外表上模仿城市。" 據了解,世界很多國家,也曾提出過類似理念。比如英國有過保護鄉村運動,韓國、日本都有過類似運動。今天的英國,除了一些重要的工業中心、大都市之外,整個國土還保持著一派田園風光。這要歸功于1926年成立的英國鄉村保護環保組織CPRE。該組織認為,城市的過度發展將會侵吞整個鄉村的自然與傳統人文景觀,提倡保護英國鄉村的傳統風景,遏制城市的無限制擴張。當時的首相鮑德溫說:"對我來說,英格蘭就是鄉村,鄉村才是英格蘭。"王澍認為,當下中國迅速的城市化也是以犧牲鄉村文化為代價的,類似村頭風水樹、界碑、棧道、宗祠、龍王廟等,是家族、村落的DNA,是精神寄托的重要載體,構成了中華民族整體的家園感、歸屬感。 互聯網和高速交通網的發展為鄉村生活的便捷性提供了基礎。王澍理想中的城市化,既不是鄉村人過現在城市人的這種生活,也不是鄉村人繼續過落后的日子,而是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人的城市化,市民和村民,能在教育、醫療等資源上共享一樣的國民待遇,城市和鄉村在公共服務方面均衡發展,但是鄉村獨有的傳統文明形態依然能和城市文化并存,呈現出不同的特質和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