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為辦好上海世博會建言獻策 |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1400公里之外的上海,世博園區的建設正在爭分奪秒;三月的北京,代表、委員們熱議世博話題。 曾經見證許多新理論、新文化、新技術誕生的世博會,這一次,將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迸發出怎樣的勃勃生機?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們該如何兌現辦好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的允諾? 特殊時代背景下,世博會又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怎樣的推動…… 這些話題,在“兩會”會場里,屢屢被代表、委員提及。 增強信心拉動發展 從某一個角度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全國人大代表洪浩回顧世博會歷史娓娓道來:1933年美國芝加哥舉辦世博會之際,正遭遇美國經濟大蕭條,對于要不要舉辦世博會產生很大爭論。為了提升信心,芝加哥把“一個世紀的進步”確立為世博會主題,此次世博會不僅成功盈利,還吸引了近2300萬人次參加,直接、間接地向社會提供近10萬個就業機會,對美國經濟走出危機產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機遇,對于中國同樣存在。代表們的敘述展開了一軸圖卷:上海世博會基礎建設總投資達180億元,預計將有7000萬人次到訪的游客量,將大大帶動上海及長三角其他城市的消費。此外,世博會將展示高新科技成果,為中國調整結構助力,并催生高新技術成果和新的產業。世博會對于中國,將是一個可能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一個或許能帶領中國破冰向前、沖出陰霾的火車頭。 上海世博會還將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張兆安代表說:“世博會期間,7000萬人次的客流,對上海服務業發展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在建設過程中,大規模建設也會拉動就業的增長。” 經濟的拉動是顯性的,信心的拉動則是無限的。“在正常時期,世博會是一個國際活動,而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世博會也是拉動經濟的強大助推力。”洪浩說。 抓住世博會的機遇 一份份議案、一番番發言,代表們圍繞著“抓住世博機遇”話題積極建言。 郭廣昌代表透露,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設民營企業聯合館,展示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民營企業發展的成就。 郭廣昌說,上海民營企業一直從很多方面支持2010年世博會的籌備,這個館將由復星集團牽頭籌辦,聯合上海以及全國的知名民營企業共同建設,一定能成為世博會的一個亮點。 王戰代表則建議,以籌辦世博會為契機,率先打造京杭大運河房車游與自駕游、中國近海沿江郵輪游、申蘇浙皖東方快車游等旅游產品,扶持旅游新業態。王戰還建議,由國家旅游局等部委牽頭,由主流媒體具體參與實施,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世博會主題體驗最佳城市海選。選出各省市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如四川的都江堰、甘肅的敦煌、陜西西安等,進一步增強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其所屬城市參與世博會的積極性。鄭杰代表也提出,各項無線新業務的應用如果能夠充分利用世博會召開這一契機,將有助于世博參觀者提前、充分享受到信息化的最新技術成果與應用。 2010年將形成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無疑會為世博會提供法律保障。姚明寶代表說,上海地方立法已經并將繼續為世博會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目前已修改了市容環衛條例,正在制定志愿服務條例;還要制定城市防震減災條例、消防條例、旅游條例……他建議全國人大就世博會面臨的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聯手執法檢查,以確保盛會圓滿成功。 鼓勵大家都來參與 世博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全民的參與。 讓全民參與,首先要讓全民知曉。為此,洪浩代表建議,在世博會倒計時一周年來臨之際,要在國家層面加大宣傳力度,國家級重要媒體、地方報刊和雜志都要開辟專欄宣傳世博會,使世博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努力形成盡國家之力辦好世博的良好局面。 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