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集團(UBS)周四(6月4日)在致客戶的報告中指出,傳統理論認為的黃金的避險功能目前已大為下降,這與黃金特殊地位的相關性機制反應巨大變化有關。
盡管最近幾年我們經歷了永無休止的希臘危機、烏克蘭武裝沖突以及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黃金從2011年歷史峰值1922.6美元跌至1200美元下方。
瑞銀集團表示,“黃金傳統上被視為避風港,投資者在面臨不確定時期會買入的資產,確實歷史顯示黃金風險情緒上升的情況下很容易獲益。但過去幾年其反應機制明顯發生了改變,黃金對風險情緒上升的反應機制與此前幾十年已經不再一樣。”
瑞銀分析師稱,“過去15年在全球金融格局發生巨變的大背景下,黃金本身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過去幾年黃金對風險環境做出積極反應的程度不斷下降。”
瑞銀解釋道,“造成黃金反應機制變化的原因有很多,瑞銀認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黃金市場整體所發生的轉變,即黃金結束了長達10年的牛市進入熊市。”
瑞銀并解釋道,“另一個原因或是更多的黃金被市場投資者大量的持有,這些頭寸已經被持有,意味著在新的利好因素出現時,買盤相較以前將較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