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龍、皇家符號、面額
背面:西姆托卡宗(Simtokha Dzong)
藏傳佛教的"宗"式建筑
"宗Dzong"式建筑是17世紀初期由不丹第一位神權領袖拿旺喇嘛Ngawang Namgya所創建的,是集政、教、法于一身的喇嘛教僧院兼城堡建筑,不丹幾乎每個重要谷地都有"宗"的設立,做為抵御外侵的要塞。
不丹只要有“宗”的地方,就算得上地圖上可標注的城市。“宗”的建造是由西藏承傳而來,和寺不同,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地方。“宗”面積很大,方方正正,外墻呈梯形有個坡度,像布達拉宮。里面一半住著和尚,一半是地方政府辦公地。
在不丹紙幣上出現的"宗"式建筑有:西姆托卡宗、帕羅宗、大西丘宗、普那卡宗、通薩宗
西姆托卡宗
西姆托卡宗(Simtokha Dzong)是不丹最古老的寺廟,位于不丹首都辛普市,由拿旺喇嘛Ngawang Namgyel修建于1626-1627年。廟內供奉的是蓮花生大師。如今這座西姆托卡已改為佛學院,全院有200名學生在此修習佛學及佛教藝術畫。
過去不丹每戶人家必須送一名男孩到寺院(現已取消這慣例),通常男孩在五六歲就進入寺院,由年高德劭的喇嘛教導。至于被確認為活佛的孩童在三、四歲即開始僧侶生涯。這由大乘佛教與西藏固有宗教融合而成的宗教普及于不丹,是17世紀大量西藏僧侶移居不丹以后的事。目前不丹由紅派喇嘛領導(皇族也全為紅派教徒),宗教領袖稱任波切,其地位與國王同尊。
一般屬于雷龍教派的喇嘛必須終生獨居,而部份學派的喇嘛則可娶妻生子。喇嘛由政府供養曾造成政府重擔,第三任皇后便想出讓每位喇嘛除誦經禮拜外,還必須進修一門現代知識,于是喇嘛乃成為提高國民教育的重要協力者。
在佛院西側有座建于海拔3千公尺高處的古廟(建于1748年)叫化久頂Phajoding,站在這里除了凈化心靈,還可以將整個辛普及其四周的山巒盡收眼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