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過后,錢幣市場成交大幅萎縮,與歷史同期成交量大約減少了30%以上,奧運金銀幣、彩色金幣、公斤銀幣、連體鈔等這些前期熱門品種的價格下跌了近40%,市場行情一落千丈,同時,隨著需求的減少,新品也出現了接連跌破市場零售指導價格的現象。
與市場蕭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各種花花綠綠的金銀條、金銀章、金銀磚等貴金屬賀歲藏品充斥整個金銀幣市場,成交較為活躍。市場呈現幣冷章熱的局面,是金銀幣衰落了?還是金銀條章的收藏價值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可?
金銀紀念幣是國家限量發行的,具有一定題材和面值的貴金屬紀念幣,附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簽字證書,并由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發行,具有國家信用。因此金銀幣一直在錢幣市場一直占據主流地位,多數集藏愛好者在選購貴金屬藏品時,一般都會選擇金銀紀念幣,而對非央行發行的藏品則比較排斥。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社會對貴金屬藏品的禮品需求因此也日益增大。與2003年之前比較,如果加上增發的項目,目前每年發行的各類金銀紀念幣項目都在10個左右,同時發行量也呈現擴大之勢,發行規模明顯擴大。
金銀紀念幣雖是法定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具有其它貴金屬藏品無法比擬的優勢,但金銀紀念幣的劣勢也十分明顯,一方面金銀幣市場零售價格高,顯得曲高和寡,另一方面金銀幣的題材和工藝單調,除了生肖、熊貓和政治等題材外,基本沒有變化。金銀幣價格高,題材同化,工藝缺乏革新,這一狀況目前已無法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那么,有沒有一種貴金屬藏品既能滿足群眾一般的審美需求,同時又能顯現藏品本身的尊貴和價值身份,并能為普通集藏愛好者所接受呢?
金銀紀念章等無法定面值的貴金屬藏品,無需國務院批準和人民銀行發行,這類藏品一方面借鑒了金銀幣的題材和工藝,同時由于發行過程減少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溢價幅度低,市場零售價格適中,因此更能滿足普通大眾的需求,被大眾所接受。
這一商機先是被國外造幣機構所發現,澳大利亞的珀斯鑄幣局早在1998年就開始發行中國生肖紀念銀幣。自2004年起,珀斯鑄幣局又特別為中國春節發行生肖彩色金銀紀念幣,而廣受集藏愛好者的喜愛。
隨著2009年中國農歷牛年腳步的不斷臨近,澳大利亞珀斯鑄幣局不久前特別推出了一套牛年生肖彩色金銀幣,該套金銀紀念幣有4大類10個規格。據該產品的國內經銷商稱,澳大利亞牛年生肖彩色金銀幣在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