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的雷同與傳承

        新浪收藏 17-12-26 08:56:12 中國集幣在線 發(fā)表評論

          唯物辯證法的認(rèn)識論,告訴我們事物是對立的統(tǒng)(同)一。物質(zhì)的存在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中國古錢也是一樣,從夏、商、周的分散的,特殊的實(shí)物引用,如貝、布、鏟、圜,發(fā)展演變到統(tǒng)一的方孔園錢。方孔園錢在強(qiáng)大的秦帝國的統(tǒng)一推行之后,以強(qiáng)大的歷史慣性,流傳大約2132年。這是祖宗的導(dǎo)演,是人文的繼承,是文化的融匯,是歷史的貫通。

          以明代合金質(zhì)(祭祀)大錢為例,傳續(xù)158年竟如同朝,同批所鑄。

        (59;49.33克)(59;49.33克)
        (59;67.4克)(59;67.4克)
        (52.5;45.79克) (52.5;45.79克)

          見到的,明宮這三朝,弘治、泰昌、天啟,不約而同地鑄造了這類大小接近,重量相似的貴金屬(賞賜、祭祀或母樣)大錢。而南明小朝廷雖然偏安一隅,但是,也鑄造了雷同的貴金 屬大錢。如:弘光、大明、永歷。

        (60;54.34克)(60;54.34克)
        (59.5;63.14克)(59.5;63.14克)
         (52.5;41.87克)  (52.5;41.87克)

          不但,南明延續(xù)了此類大錢的鑄造形制,就是明末起義軍李自成的永昌通寶大錢,也按照這類錢的鑄造規(guī)矩依樣遵行。

        (52;40.55克)(52;40.55克)

          由于是同坑所出,所以鎧甲綠銹是一致的。這是古泉如水的匯聚。

          聯(lián)想遼代那些篆書祭祀大錢,那種形制、文字、材質(zhì)等等諸方面高度雷同的特征,難道不是說明了古錢鑄造規(guī)矩的延續(xù)和傳承嗎?

          作者:北泉軒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guān)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guān)于我們 | 免責(zé)聲明 | 廣告服務(wù)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導(dǎo)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