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廣州日報 作者: 林琳鑒寶
問答說明:本欄目鑒定專家分別來自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市文物總店、廣州市集雅齋。讀者可將藏品圖片發至linlin@gzdaily.com進行咨詢,務必選用高度清晰照片。
文/圖 本報記者林琳
說明:本欄目所鑒定的作品均基于讀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進一步鑒定需要觀看實物。
本期專家:廣東省錢幣學會草芳
讀者:請幫我鑒定這兩枚“吉林機器官局”是否真品,價值如何。圖一的直徑為45.1mm,厚度為2.4mm,重量為30g;圖二的直徑為45.1mm,厚度為2.44mm,重量為31g。
鑒定:圖一(見左圖)是“光緒八年(即1882年)吉林機器官局監造”,圖二(見上圖)為“光緒十年(即1884年)吉林機器官局監造”,背面均有“廠平壹兩”四字。據傳當時吉林將軍上奏朝廷表示吉林省現錢短缺,只有仿照制錢式樣鑄造銀錢才能解決現錢短缺的問題。1884年由吉林機器官局(即兵工廠)鑄造了廠平一兩、七錢、半兩、三錢、一錢5種面值的足色銀元。行內一般稱這套銀幣為“中國第一套機制銀幣”,非常珍稀。但資料并無記載“光緒八年吉林機器官局監造”,也有該幣為民國臆造幣的說法。
“廠平”是吉林省使用的銀兩衡量標準,約為35.86克;“庫平”是清政府使用的統一衡量標準,約為37.3克。此外還有“關平”。
圖二的正反面光亮度反差較大,與真品有細微出入,初步判斷應該不是真品,但進一步判斷要參考實物。
讀者:該幣直徑為45.2mm,厚度為2.64mm,重量為30g,請幫我鑒定一下。
鑒定:該幣是廣東“壽字幣”(見上圖),是廣東錢局專門為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鑄造的作為賀禮的賀壽銀幣,其真品極少,假品極多。該幣從圖片看與真品差別不是太大,但龍紋的工藝不夠精致,因此存疑。
讀者:請專家幫我鑒定一下該枚咸豐重寶(見上圖),寶蘇,當三十,直徑為46mm,重量為30g。是不是母錢?
鑒定:從版別看,該幣的確有可能是試鑄幣,但其制作精美度不高,因此初步判斷可能性不大。寶蘇局(即江蘇錢局)當時發行的咸豐重寶試鑄幣有當二十、當三十、當四十、當五十共4種,各自有多個版別。如讀者咨詢的當三十就有4個版本。不過從參考資料可發現,讀者該幣與這4個版本均有差別,因此有可能不是真品。由于該批錢幣與當時的幣制有沖突,因此朝廷沒有批準大量生產,只存世極少樣幣,甚為珍稀。
讀者:該枚(見上圖)是幣還是花錢?時代大概到什么時候?價值如何?
鑒定:該枚是龍戲珠吊掛型花錢。從花錢表面包漿看較為古樸自然,因此可判斷其年份到明末清初,而其龍紋是“五爪龍”,是清代龍紋的重要標志,有別于明代的“四爪龍”,因此可進一步判斷是清初花錢。不過其題材一般,因此價值不是太高。
判斷花錢的價值,最重要的標準是其內涵,其次才是年份。如反映古代歷史典故的有較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能對其進行解讀,即可發掘其價值。一些內涵迷人、題材受熱捧的花錢可能歷代都有鑄造,證明其題材沒有時代局限性,更具有收藏價值。如“達摩一葦渡江”、“拷紅”等題材就受收藏者的喜歡。
現代沒有再鑄造花錢,因此業內也有把現代官方或權威部門發行的紀念章等同于舊時官爐花錢的說法。他們認為雖然現代思維、認識不同,但兩者性質相似,特別兩者都不是貨幣、無年份、無面值。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8/23/A26/res03_attpic_brief.jpg) |
光緒八年(即1882年)吉林機器官局監造 |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8/23/A26/res05_attpic_brief.jpg) |
光緒十年(即1884年)吉林機器官局監造 |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8/23/A26/res07_attpic_brief.jpg) |
廣東“壽字幣” |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8/23/A26/res11_attpic_brief.jpg) |
背面 |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08-08/23/A26/res13_attpic_brief.jpg) |
正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