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人民幣包括偽造幣和變造幣。
一、偽、變造幣的種類及其特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偽、變造貨幣的種類也不斷增多。目前國內發現的偽、變造人民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偽造幣:指仿造真幣原樣,利用各種手段非法重新仿制的各類假幣。按其偽造手段和方法有以下幾種類型:
1.手工描繪或手工刻版印刷的假幣。這是一種手段落后。質量低劣的假幣,是用手工雕刻塑料、木頭制版進行印刷,造出來的假幣質量非常低劣。這種假幣全國各地都有,發案很普遍,然而每一種數量并不很多。它的特點是偽造手段落后,制版材料低劣,紙張是市場上常見的書寫紙和普通的膠版紙,顏料是市場出售的繪畫顏料,因而造出來的假幣質量很差,比較容易識別。受危害的一般為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個體戶、小商販或老人和小孩。
2.利用一般辦公工具偽造的假幣。這類假幣最常見的就是利用黑白復印機、彩色復印機復印的,其主要特征是線條一般不光潔整齊,用眼睛特別是用放大鏡觀察會發現有毛邊,而且空白的位置有少量的墨粉。一些高質量的復印機,復印出來的偽品上了顏色后與真品比較相似,甚至銀行的專業人員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也認不出來,具有一定的欺騙性。但是只要仔細進行鑒定還是容易發現的。同為這類假幣總的說來還是粗糙的,與真幣的主要特征比較區別是明顯的。復印機所用的墨粉與印鈔廠所運用的印刷機的油墨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復印機是利用靜電原理通過感光后將墨粉拷印在一定位置上,與印刷不問,因而所復制出來的產品的差別也是明顯的。其次,由于復印機采用固體粉墨通過烘烤融化形成的線條不很光潔整齊,而印刷出來的線條很光潔整齊,顏色很均勻。即使復印的質量較高,肉眼看到線條比較清楚,但在空白處也能觀察出有少量的墨粉。掌握這些特點后就能比較準確地識別復印的假幣。
3.使用小型的印刷設備制造的假幣。這類假幣主要通過照相制版,采用凸印辦法,其質量比較精制。較之手工描繪有更大的欺騙性。但由于其設備比較落后,印刷制版的條件和所采用的原材料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較之真幣還是很低劣的。目前我國的印刷行業發展很快,而一些鄉鎮企業小型印刷廠也參加非法印刷假幣。這類印刷廠印刷的假幣的欺騙性就大一點。
4.機制假幣。所謂機制假幣,就是利用現代化的制版印刷設備偽造的貨幣。近幾年連續發現了較大的假幣案,對社會的威脅很大,是社會公害最為嚴重的一種。這類假幣一般是從境外,主要從香港臺灣流入。此類假幣比較逼真,版別也較多,但同其他假幣存在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不是采用人民幣的制作材料和工藝,這就是它與真幣的差別。只要我們掌握了這種差別就不難識別這類假幣。如這類假幣的“水印”大多是印上去的,不用透光就可看見。其紙張在紫光燈下會發出熒光,其線條多為網點結構。而1983年在廣東發現的從香港流入的膠版10元券,1987年8月在深圳發現的香港的100元券1991年3月在北京地區發現的膠版100元券假幣,由于質量較高,比較難識別,要訣別就要掌握其特點。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主要有三種類型。
①臺灣版第三套人民幣10元券和1元券。根據罪犯交待是臺灣印鈔廠印制的。其印刷、制版工藝和我們印鈔廠的方法類似。從外觀看和真幣也非常相似,如凹印手感、花紋、顏色都很接近。從紙張上看,也有水印,鑒別比較困難。但這種假幣也有其明顯的特點,如手工雕刻的人像圖景與真幣不一致,當然這需要用放大鏡很仔細地觀察才行。另一方面最大的差別在于:第一,紙張的質量和真幣不同,如真幣在全新時抖動能發出清脆的響聲,而假幣的聲音卻比較沉悶,光潔度和挺拔度都不如真幣好。第二,假10元券紙張上的天安門水印清晰度稍差,有點模糊。第三,油墨的顏色不完全一樣。雖然大體上一致,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不同之處,比如 10元券背面的棕紅色、紅色都不完全一樣。第四,平凸版的接線技術。當我們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臺灣版的假幣上沒能應用這種技術。在接線的部位沒有接上,而我們的真幣卻接得很好,這是關鍵、最本質的區別,如果我們掌握了這一點,還是比較容易鑒別的。
②香港版第三套人民幣10元券,這種假幣完全是采用膠印,特點是不具有凹印的效果,手感很平滑,沒有真幣凹印的突出手感效果,在圖案上是連續線條結構而不是點狀結構,其原因是沒有采用普通膠印分色,而是手工分色。在接線的地方接的不準;在顏色變化部位有很大差別。另外一點,凹印部位的圖像風景通過照相翻拍制版的過程失真嚴重,使圖景顏色深的更深,淺的更淺了。其紙張采用的是普通的膠版紙,有較明亮的熒光;水印是用一種近似白色的油墨印在正面,在紫光燈下的水印很暗。作為銀行部門來講比較容易鑒別,但社會上就不容易區分。
③百元假幣。日前發現的百元假幣較大批量的:第一批是1987年8月在深圳發現的,第二批是1988年3月從北京地區發現的,還有1998年9月在江西發現的,2000年5月在河南發現的,6月在廣東發現的等。這幾起假幣從偽造的手段和特征來看基本是一樣的。但可能不是一套版,有些微小的差別。它們的主要特點是:
第一,采用的是普通膠版紙。在紫光燈下有明顯的熒光,票面上的水印是采用淺色油墨在背面印上的,這和真票的區別較為明顯。特別是在紫光燈下觀察時,就會發現這種淺油墨印上去的水印發暗,和紙張本身的熒光相對比就顯得發黑。這和真鈔票上的人像水印比較就很容易鑒別出來。
第二,采用照相分色或電子分色制版四色膠印套印而成。這類假幣數量最多,偽造水平較高,危險性最大。它的偽造手段采用的是最常規的膠印制版印刷方法。其最大約特征是人物圖景及團花圖案是網點結構,畫面由許多小點構成。它的顏色是由黃紅藍黑套印而成,而人民幣印刷則是票面上是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的油墨印刷。所以人民幣的色彩圖案都是線狀結構。其次,水印系在兩層紙之間粘上糊狀物,用模具壓印水印頭像后粘貼而成,水印部分紙質較厚。其三,安全線系在二層紙中,夾上塑料線后壓印而成,因裁切不齊而漏有線頭。另外,假幣號碼重復印制較多。認識到這些特征后,識別膠印假幣還是比較容易的。
5、利用化學藥品復印的假幣。通常稱它為拓印幣。其特征是油墨少而淡。圖案釋得清秀,像是水洗過似的,對常人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二)變造幣:指在真幣基礎上或以真幣為某本材料,通過挖補、剪接、涂改、揭層等辦法加工處理,使原幣改變數量、形態,以此實現升值的假貨幣。其主要特征為票面不完整拼湊券為多條拼而成,揭頁券則無正面或背面,挖補券是表示券別數字和文字被變造。
(三)可疑幣。在鑒別工作中,常常遇到有大量的被懷疑為假幣的票樣。這種票樣實際上是真幣,只是由于表面圖案的損傷或變形受到人們的懷疑,因此我們稱它為懷疑幣。這類票樣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于印刷質量不佳,流入市場后,人們在接觸這類鈔票時,感覺到與真幣很相似,但在某些部位又與真幣有所區別,一時分辨不清真假。另一種是鈔票在流通過程中,遇到損壞票面圖景和顏色的各種物理的、化學的物質,造成嚴重變形,尺寸比原來縮小,使人們一時難以定論。
二、真偽人民幣的鑒別方法。鑒定票幣的真偽,必須在熟悉真幣的特征和主要防偽技術的前提下進行。其鑒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靠眼看、手摸、耳聽辨別真偽。到目前為止,我們發現和破獲的假幣絕大多數是靠這個方法發現的。所以,這種方法在鑒別工作中是比較有效的。前面已提到,不再贅述。
2.用筆拓和尺量辨別真偽。
①筆拓:用薄紙和軟鉛筆拓水印輪廓。
②尺量:用尺衡量鈔票規格尺寸。如第四套人民幣:
100元券規格: 165 x 77毫米
50元券規格:160 x 77毫米
第五套人民幣:
100元券規格:155x 77毫米
3借助于檢測儀器鑒別真偽。
用以上方法很難鑒別真偽時,就需要借助于檢測儀器來鑒別。簡單的是用放大鏡觀察,看其線條、圖案是否與真幣相同。還可利用磁性檢測儀和紫光燈檢測,看是否在磁性印記部位有無磁性反應,在紫光燈下檢測無色熒光圖紋,以及是否出現異常熒光反應。如第五套人民幣100元券安全線防偽措施是縮微文字和磁性,橫號碼有磁性,兩種彩色纖維是紅色、藍色。
摘自《收藏》99期 黑龍江青岡 任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