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警惕賀歲藏品傍上名牌 |
發布日期:10-02-03 16:05:2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 |
據有關媒體報道,盡管加息預期升溫,美元也有強勁反彈的趨勢,但是這些利空因素都沒有抵擋眼下國內消費者高漲的買金熱情。進入下半年以來,伴隨著各種賀歲紀念貴金屬藏品(下稱“賀歲藏品”)蜂擁上市,各地銷售市場都紛紛傳來捷報,斷貨現象時有發生。但是不是所有的賀歲藏品都具備了“收藏”和“投資”的價值?專家提醒市民,現在黃金制品市場仍存在不少問題,以次充好現象時有發生。此外,貴金屬藏品也并非被商家冠以一個熱門題材就有收藏價值,還需警惕不法商家設置的“傍名牌”陷阱。 陷阱1:以次充好 案例:去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貴金屬收藏市場最熱門題材,但有消費者花4000多元購買的金銀幣,竟是塊銅片,一點金銀都不含。 防騙術:中鈔國鼎有關專家表示,市場存在一些摻假行為。目前市場上有的貴金屬制品只是外表鍍很厚一層貴金屬,里面含的卻是其他廉價金屬。他表示,消費者可通過以下幾種物理方法對黃金制品進行檢驗。首先,觀顏色。民間有“七青、八黃、九五赤”的說法,觀察黃金顏色的色調,判斷成色及真假。第二,看標記。一般黃金飾品都刻印廠家的字號和黃金的成色(K)。如果商標無誤,字跡清晰,其成色就基本明確;若無戳記、重新翻制的金飾品,可在試金石上進行試驗。第三,掂重量。黃金的比重僅次于白金。真黃金托在手中應感覺沉重,假黃金感覺較經。第四,試手感?奢p輕地用手彎折飾品感覺較軟是真黃金,否則為假黃金。 陷阱2:偷換概念 案例:此前有部分制假販打著中國金幣總公司等權威發行的幌子,制作發行了“神舟七號航天紀念金幣”、“觀音賜福金幣大全套”、“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銀幣大全套”,導致不少市民中招。 防騙術:中鈔國鼎專家表示,很多商家故意偷換概念,誤導消費者。近期,市場上還發現中鈔國鼎贗品銀條冒充正品銷售的現象。他提醒消費者,購買貴金屬藏品,一定要到發行機構指定的營業網點、或經銷商的直營店購買。例如購買中鈔國鼎的產品時鑒定證書就有專用防偽水印紙標識,在光線下可看到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字母縮寫“CBPM”字樣。另外,購買時千萬不要忘記索要“產品鑒定證書”和購物發票憑證。 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甄偉鋼也表示,以賀歲金條為例,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行的賀歲金條都附有該公司總經理簽字的賀歲金條鑒定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