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家郭慶祥先生訪談:健康的收藏很重要 |
發布日期:08-10-20 16:01:52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收藏作品之一《春茶圖》(石齊) 郭慶祥 采訪者:郭先生,10年來無論國際時局的動蕩,還是經濟的起落,您的收藏步伐從沒間斷過。您是如何開始您的收藏之路的? 郭慶祥(以下簡稱郭):我關注收藏應當是1993年,在收藏的過程中幸運的是:有機會接觸老一輩的藝術家,在與他們聊天、談論藝術的同時,學到了很多東西。 采訪者:收藏伊始,由于經驗缺乏等原因,是否受到過挫折?您如何評價這些挫折對您的影響? 郭:我剛開始進行收藏時也遭遇過挫折。我曾買過三幅李可染牛的題材偽作,這恰出自于一個專業部門,是我的疏忽。我碰到挫折時并不會感到沮喪,而是迫不及待地對自身的學術修養提出更高的要求。挫折能激勵一位具有悟性的收藏家,使他變得成熟、獲得經驗。 采訪者:收藏家在開始收藏事業的起步階段,遇到挫折在所難免,您覺得有些什么需要大家注意? 郭:我覺得當收藏家們遇到挫折時,應當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多發掘自身潛力,注重學術積累及研究,多悟道理,少走彎路;第二,保持良好心態,不要隨便放棄。收藏家收藏藝術品,一出一進之間總有得失,不應當期望有得而無失。只有擺正良好的心態,收藏家才能正確面對挫折,從而進一步在學術性收藏事業中更上一層樓。 采訪者:確實如此。這么多年來,您執著于書畫的收藏,您自身為何定位于中國近現代大師書畫的收藏? 郭:從對畫家的了解以及對藝術的表現兩方面出發,我認為自身收藏的定位即在于此。首先,中國近現代作品的題材等因素與現實生活距離較近,容易產生審美的共鳴,相對于收藏家比較容易理解、領會其書畫的內涵,包括其藝術、學術價值等。其次,關于近現代書畫作品的真假判斷也較一些年代久遠的古董類藝術品容易很多。我們能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真假的識別,包括作者本人、資料、正規出版物等佐證。相比古代書畫面臨著學術存疑、斷代、畫風鑒定難的特點,近現代作品真假辨別的依據及渠道都較為便捷且多樣化。 說到藝術品鑒定問題,我又要多說幾句。在收藏領域里,如果你搞不清楚這件藝術品的來路,不買就是贏。因為收藏是自己的收藏,誰的錢都來之不易。鑒定藝術品的真偽,一定要吸取前人的經驗,不應該相信那些只會紙上談 |
上一篇:奧運門票大全套掀起甬城奧運收藏熱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