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銀幣的一段歷史 |
樣幣在整個造幣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作用和地位,是必不可少和極為重要的。樣幣的收藏和研究亦是錢幣領域最難接觸和了解的實物。泓盛始終堅持,一枚合格的樣幣,必須流傳有序、脈絡清楚、合理合法。 1983年10元熊貓銀幣的初次試制打樣幣并以此幣報樣審核,成為熊貓系列銀幣生產的首創和第一,其珍稀程度和史料價值,怎么去稱頌它都不為過。 1983年精制10元熊貓銀幣樣幣一枚,附盒,NGC PF68 UC。重19.7克,面值10元,直徑36毫米,成色77%(另含銅23%)。熊貓銀質樣幣與后發行的熊貓普通銀幣同面值,同為齒邊,但重量、尺寸、成色皆不同,其圖案設計與正式發行的83熊貓銀幣完全相同,共同正面為北京天壇祈年殿,背面為母子熊貓圖。但普通幣正背兩圖180度背逆,樣幣則無背逆。 1982年熊貓金幣的發行試水成功,這不僅大大提升了海外經銷商對熊貓幣的信心,也使得造幣總公司更進一步確立了擴大開發熊貓幣項目的決心。 1983年日本錢幣博覽會在東京召開,當時中國造幣公司和中國金銀幣海外四大經銷商會面,商討合作新方向,有美國熊貓公司總裁Martin Weiss、美國MTB公司Alvaro Diaz、日本泰星總裁崗政道、新加坡泰星總裁林文虎,及當時中國造幣公司副總徐吉周、造幣公司二處經理貢清棟、翻譯乃上海人蔡明信。在這次會面時多方達成了共識,確立了制造1983年熊貓銀幣的項目。 隨后上海造幣廠接到中國造幣公司的通知,要求設計并試制中國第一枚熊貓銀幣。在此之前,當時很多設計師都為這枚銀幣提供了設計稿,經過多次的討論和篩選最終決定使用設計師余敏設計并雕刻的作品。圖案是大熊貓邊食竹邊與幼崽嬉戲的場面,不僅表現出大熊貓的憨態可掬、稚趣昂然,在真實的基礎上,還將母子熊貓之間濃郁的溫情親子氛圍也深刻地表現出來了。1985年,在美國舉行的“國際年度硬幣比賽”中,83年熊貓金銀幣分別榮膺“最佳金幣獎”和“最佳銀幣獎”,博得一片贊嘆聲。 當時共試制了5枚1983年10元熊貓銀樣幣,重量為19.7克、直徑36毫米。由當時上海造幣廠生產科金銀幣主管夏開龍經手。1983年9月28日,夏開龍將5枚樣幣送到北京。11月7日林文虎先生通過郵件的方式收到了這枚熊貓銀樣幣。 林文虎先生看過樣幣后,向中國造幣公司提出不仿遵循延續中國傳統機制銀幣七錢二分,一圓的重量和尺寸的概念,制造重量27克、直徑38.6毫米的熊貓銀幣。造幣公司公司決定尊重林先生的意見,并征求多方意見,最終將發行的熊貓銀幣定為27克,38.6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