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新工藝對于現代紀念幣的影響(二) |
發布日期:11-01-05 11:43:2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甄永紅 |
隱形雕刻 所謂隱形雕刻,就是運用計算機編程將兩個不同的圖案處理后分別表現在同一部位的兩個側面,造成從某一個角度能看到A圖案,而換一個角度可以看到B圖案的一種雙重圖像雕刻工藝,它可以使同一凸紋圖案中產生兩種不同圖像的視覺效果,同時它也是比較理想的大眾防偽技術。我國首次運用這種工藝技術是在1997年鑄造發行的第一組“澳門回歸祖國”的金銀紀念幣上,幣面上的同一圖案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飛行姿態的海鷗。但這種工藝最出色的代表作品還是民俗節日系列的“中秋節”紀念銀幣,這枚精制銀幣的背面圖案是一幅古樸典雅的“花好月圓圖”,畫面正上方的圓月,就采用了具有防偽功能的隱形雕刻造幣技術:粗看圓月,里面沒有東西;從左右不同角度觀察可看到臥兔和奔兔兩個圖案,左右連續不斷交替觀察則兔子仿佛動了起來。就觀賞而言,運用這種新技術雕刻的圖案呈現了意境雅致的視覺效果,滿足了國人的審美情趣和對文化認同的需要;而且讓欣賞者有了更加深邃的想象空間,明月當空,花團錦簇,玉兔歡鬧,沉靜中透出動感,“中秋節”銀幣平添了一種欲說還休的魅力。 激光全息 激光全息,也稱激光雕刻,這種技術的應用使得傳統金銀紀念幣的表現形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視覺沖擊力強,畫面層次豐滿,具有相當的立體感與縱深感。激光全息幻彩幣在世界上首次出現于1994年,當時僅瑞士、美國、加拿大等曾經鑄造過,過去了十余年,時至今日,也僅少數國家能夠鑄造,可見這項技術的科技含量。談到激光全息,就不得不提到在紀念幣市場一時風頭無兩的幻彩觀音系列紀念幣。2000年,中國委托瑞士造幣廠鑄造了2000年觀音幻彩金幣,即我們一般所稱的“滴水觀音”幻彩紀念金幣,它不僅創造了中國的第一,在世界錢幣市場上知名度也比較高。市場起伏,潮漲潮落,雖然幻彩系列已經不復當年的叱咤風云,但對于普通愛好者來說,幻彩紀念幣就欣賞與收藏仍然擁有無可比擬的特殊魅力。幻彩金幣雖未著色,但幣面上的“觀音像”隨光線的變化,視角的變化,幻動出不同的光暈,色彩斑斕煞是好看,更顯圣潔夢幻的宗教氣息。全息激光工藝以貴金屬為“畫布”,展開一場光與影的奇幻對話,更像是在貴金屬上雕刻的“油畫”,無色卻顯百色,給紀念幣增添了一抹奇異亮麗的“光影”色彩。其后的2004年,我國自主掌握了全息激光技術設計鑄造了“人大成立50周年”紀念金銀幣,不僅將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