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年中國收藏品市場一直沿著上揚的方向前進,未來的幾年收藏品是否會延續上漲趨勢呢?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了外灘博物館館長、華夏國禮總經理張語航。
在見到他之前,主持人參觀過他的“寶庫”,從夏代錢幣到近代錢幣,令人眼界大開。“您好,請坐,可以開始了!”沉穩儒雅、擲地有聲,是張語航給人的第一印象。在兩個小時的交流中,主持人領略到他對中國錢幣的過去、現在、將來的深度剖析,也分享到了他對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看法,訪談的內容也許會讓觀眾再增添一些感悟。
主持人:時下流行的藝術品金融化您怎么看?
嗯,是藝術嫁給了金融,還是金融綁架了藝術品,藝術金融尚屬探索階段,因此,目前很難說清這種現象是次革命還是曇花一現,不過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國外的經驗,在美國和歐洲,藝術品與金融資本聯手早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金融資本介入到藝術品投資和收藏領域,已經成為發達國家藝術品市場的主要推手。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和投資業務最大的幾家銀行,包括花旗銀行、荷蘭銀行等金融機構,下設有專門的藝術銀行部。在我看來藝術品金融化政策已放開,伴隨而來的是巨大的機會,那么政府監管和配套細則一定要跟上,否則很好的一副牌可能會被打成文化之殤。
主持人:為什么收藏成為大部分家庭的重要投資途徑?
在我看來收藏的本質是“傳承”,收藏是傳承家庭文脈的上佳選擇。所謂收藏,就是出于喜歡,為了鑒賞,買過來至少傳承三代人不動它!文化藝術品不僅可以賞心悅目,與心靈對話,而且具有歷史、文化和學術的傳世價值,同時凝聚著父輩文化理念的價值取向。其次,收藏具有較為安全的投資性質。藝術品的唯一性和壟斷性增加了其非凡價值,尤其是高端稀缺的藝術精品,伴隨著收入的增加和通貨膨脹,需求會越來越大,其價格也會越來越高。通過歷史經驗看,藝術品資產與其它資產的收益率關聯不大,因此藝術品特別適合做企業或者家庭資產的組合配置。
主持人:剛才我看到您的錢幣寶庫里有貝殼,貝殼也是錢幣?
沒錯兒,中國最早的錢幣是貝殼材質,也叫“貨貝”,由于當時人類主要活動于黃河流域,見不到大海,貝殼很稀有,因此以貝殼作為流通的貨幣。很有意思,當時人們在貝殼上打洞,用繩子穿起來,五個叫一系,二系叫一朋。老友來了,在脖子上掛著“朋”與友人一起去喝酒,就叫“朋”友。“朋友”一詞由此而來!
主持人:剛才您說了錢幣收藏的本質是傳承性,那么最適合傳承的是哪種錢幣?
錢幣收藏講究傳承有序,金幣套裝就是一款很不錯的選擇,金銀幣有著極其特殊的屬性。首先是權威性,由于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而且是市面上唯一帶面值的投資類產品,因此在規格、品質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權威性。
其次是連續性,也就是傳承性,對一個家庭而言,能給子孫后代留下連續超過10年的東西都很少了。什么可以作為傳世品呢?一個是這個東西品牌好,其次是相信它可能還會延續,那金銀幣便成了首選。金銀幣發行至今,已有30余年之多,將來注定成為百年金幣,而被人們追捧。
再者是增值性,它具有貴金屬和藝術品的雙重屬性,所以在這一點上,金幣擁有兩個翅膀,一個是收藏,一個是投資,雙翼齊飛。
主持人:在您看來哪個品類的錢幣比較有特點,或者是將來可以成為黑馬?
老銀元絕對是被嚴重低估的品種,一枚民國時期的袁大頭現在僅幾百元。特別是龍洋,目前大部分龍洋價格已數千元,龍洋才是中國機制錢幣的開山鼻祖,光緒十三年,也就是1877年,直隸總督李鴻章與兩廣總督張之洞為推動幣制改革,引進英國伯明翰機器開始鑄造中國歷史上第一枚屬于自己的機制錢幣,由于銀元正面圖案為龍,因此龍洋由此得名。去年是老銀元蓄勢待發的一年,很多品種蠢蠢欲動,其中龍洋已經創出不小的漲幅態勢。加上國內通貨膨脹嚴重,存世量稀少的老銀元一定會有所表現。
主持人:經常看到一些媒體報道錯版人民幣,那么錯版人民幣投資價值有多大?想聽一下您的看法。
好,我們先了解錯版幣是如何產生的,所謂錯版幣是指錢幣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錢幣,在印鈔廠內發現就會就地銷毀,由于錢幣出廠必須經過數道嚴格的關卡,所以出錯的概率不到千萬分之一,因此錯版幣出現在市面的概率極低,出于某種巧合,這種錯幣未被印鈔廠質檢人員發現并且流通到市面,就會化繭成蝶,搖身一變稱為炙手可熱的錯版人民幣。目前錯版幣深受世界各個國家的藏家認可,收藏所遵循的原則是少、新、奇,也就是說罕見的、奇特之物就具備一定的收藏意義,因此這也是決定錯版人民幣價值的關鍵所在。之所以錯版幣引起全世界藏家的興趣,除了它本身具有“錯”的題材外,另外它還具有以小博大的特點,我們經常在新聞里看到收藏錯版幣的藏家都是無意中收藏的,后來經專業部門鑒定估價達到數百萬。
主持人:錢幣和其它收藏品相比有什么優勢?
和其它收藏品一樣,錢幣收藏同樣具有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的三大要素。而錢幣收藏是最新穎、最活躍的一個領域。現在各種收藏中,錢幣所包含的歷史性、綜合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內容是其它收藏品難以比擬的。從錢幣收藏歷史來看,因其不同的特點而出現不同的價格,比如我國古代錢幣先后出現過貝幣、布幣、刀幣、圓形方孔錢等,而近代錢幣如金銀幣、老銀元、紀念鈔、紀念幣、老版人民幣價值同樣不容小噓。例如老版人民幣,最近30年平均漲幅1000倍,有些品種漲幅達50萬倍。從投資收益比來說甩其它收藏品幾條街。如今收藏錢幣的人越來越多,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是想要收藏還是想投資。如果單純的因為個人愛好而收藏,那么不妨就以自己所喜歡的藏品為主,畢竟娛樂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嘛,至于它的價值以及未來的升值空間,這些反倒是其次的了,留待以后再考慮也行。而如果是想投資的話,就得下點功夫,合理利用資金選出漲幅最大的錢幣,來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主持人:您談一下新手收藏的誤區是什么?
大家最容易走進的誤區是錢幣越老價值越大,隨便舉個例子,一枚二千年前的秦朝半兩、五銖市價僅1元左右,一枚宋代錢幣僅幾元,很多人認為這么低的價格一定是假幣,其實不然,而是這種錢幣本身價格就低,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新聞里報道某地又出土了數噸古錢幣,這種現象說明類似的古錢幣存世量巨大,例如宋代,當時經濟發展迅猛,因此鑄造了大量錢幣,導致宋代錢幣是目前存世量最大的錢幣。當前的價格實際上就是它價值的體現,從邏輯上普通的宋代錢幣是不會出現假幣的,因為做假成本要比真品價格還要高。其次是面值越大價值越高,第三套人民幣1角背綠水印,面值僅為1角,目前價格就5萬左右,而第三套人民幣十元大團結,目前價格僅僅只有幾百元。
主持人:都說錢幣收藏只漲不跌,您認為錢幣收藏有風險嗎,如果有風險是什么?
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相對于其它門類投資,錢幣收藏風險極低。大家都很容易忽略一種風險,“時間風險”或者“時間成本” ,很多人在買進錢幣時,會考慮價格和面值的關系,認為價格越是接近面值風險就越小,價格高于面值越多風險就越大。其實完全反了,例如前面我說的第三套人民幣1角目前價格5萬元,價格已經超出面值50萬倍,而去年發行的航天紀念鈔,面值100元,目前價格也就是101元,幾乎是等面值。5萬元只能買一張第三套背綠水印一角,看起來5萬元買1毛錢有點傻,同樣5萬可以買進500張航天鈔,面值幾乎達到5萬,看起來不錯,有面值做為支撐。但是大家忽略了時間成本,前面我說過,收藏是一種傳承、收藏是投資未來,無論傳承還是投資,時間都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十年后,航天鈔每張價格不會超過150元,5萬元的投資市值不會超過7萬元,這樣的收益甚至不一定能跑贏定期存款收益,而那張價格5萬元的一毛錢,價格可能會在20萬以上,甚至更高。因為收藏屬于沉淀性投資,隨著存世量的沉淀和減少,價格會自然上漲,航天鈔價格沒有上漲,說明沉淀消耗不充分,按照航天鈔的發行量,至少需要20年沉淀。這種藏品會大量消耗你的時間成本,看似沒有虧損,實際風險和虧損已經發生。
主持人:最后您談一下錢幣收藏的未來趨勢?
錢幣收藏是一個“不朽”的收藏品種,尤其是老、精、稀品種,另外我國人民幣收藏品市場的構成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實體與網絡,高端與低端,途徑眾多,渠道通暢,相互間共生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互為補充又各有優勢,迎合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眾多社會各界人民幣收藏和研究人群的不同需求,這些因素都非常利于錢幣收藏的推廣與普及,另外,收藏品行業的崛起乃大勢所趨,收藏品行業將成為消費領域的一支生力軍,收藏愛好者會將主要投資精力集中在藝術品上,龐大而又高質量的消費群體將引領收藏品市場呈現井噴狀態,因此我判斷錢幣收藏一路上揚的趨勢不變。
來源:星島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