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幣的鑲嵌技術

        17-03-28 10:26:09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錢幣的鑲嵌技術主要分為雙金屬鑲嵌、三金屬鑲嵌、局部鑲嵌

          最早采用雙金屬鑲嵌工藝技術制造流通硬幣的是意大利造幣廠。早在八十年代初的1982年,意大利造幣廠就推出了用不銹鋼作外環、鋁青銅為內芯鑲嵌的500里拉流通硬幣,這是一種新的風格的流通硬幣,發行在當時就取得了成功,在世界造幣行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接著各國造幣廠紛紛研究雙金屬鑲嵌流通硬幣的制造工藝技術,并在金銀紀念幣(章)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今,雙金屬鑲嵌硬幣作為一種高技術含量的硬幣在許多國家的高面值流通硬幣得到了應用。我國也於九十年中期推出了金銀鑲嵌紀念幣(章),并於1997年推出了以白銅和黃銅相互組合的10元“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流通紀念幣,接著又發行了10元面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雙金屬鑲嵌流通紀念幣。

          在雙金屬鑲嵌幣的基礎上,有些國家研制開發了三種不同色澤組合的三金屬鑲嵌流通幣,但由于受到造幣壓印設備和鑲嵌工藝技術不成熟的限制,這種三金屬鑲嵌幣未能得到很好的應用。

          局部鑲嵌的雙金屬硬幣,主要應用在金銀紀念幣(章)方面。其主要表現就是根據錢幣的設計需要,在銀質紀念幣上的某一部位鑲嵌上部分金箔、水晶或寶石,以提高紀念幣(章)的品位,給人以新的視覺感受。此外,國外有些造幣廠為提高這種局部鑲嵌雙金屬金屬硬幣的技術含量,發明了用金屬粉末噴涂的工藝方法,在銀質紀念幣(章)的局部部位噴涂上金粉,同樣給人一種雙金屬局部鑲嵌的感受。我國造幣廠,也試用局部屏蔽電鍍的工藝方法來制造銀-金局部鑲嵌的銀質紀念幣(章)。但是,在流通硬幣制造方面基本上不采用這種工藝技術。

          1996年,我國發行的“1996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銀鑲金熊貓紀念幣”首次采用了錢幣鑲嵌技術。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1996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1997上海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2015年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中,“并蒂同心”金銀幣首次采用了寶石鑲嵌技術。

        來源:網絡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