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場又現"幣你狠" 高位跟進有風險 |
基于近期物價全線上漲,群眾對通脹的預期普遍,而樓市調控頻繁出臺,不少市民也選擇從樓市抽身,從而進軍收藏品市場。“炒股、炒房不如炒錢幣。選擇幾種發行量小的郵票、錢幣收藏,保值、增值性還是很強的。”長沙市民羅曉輝說。 在很多民間收藏投資者看來,投資者購買收藏品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或多或少會得到一定的回報,比如資源類如玉器、翡翠、水晶,已停止流通的紙幣及晚清、民國的銀元等,即使沒有牛市行情,每年有至少不低于10%的增幅,可以說是抵御通脹的“避風港”。 專家:謹防高位被套 但在專家看來,收藏品市場近期的全線“躥紅”,其中“泡沫”也值得警惕。 長沙市古玩市場商家蔣斌認為,一方面,國際市場上,以黃金、白銀為代表的貴金屬價格強勁上漲,使得貴金屬為基本原料的金銀幣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另一方面,錢幣、乃至全收藏品市場里多品種大規模上漲,而且新品備受追捧,更暴露出是大量游資涌入的投機行為。 “一般來說,老品種的收藏品因為數量有限,保值性最高,上升空間穩定。但因為已經經過市場沉淀,收藏者惜售心理強烈,交易數量少,難以成為炒作的對象。而最近漲勢旺盛的,其中不乏很多收藏新品,漲幅巨大,則很有可能是熱錢投機后的效應,其中不乏樓市和股市的資金流入。”蔣斌說。 業內專家提醒民間收藏者,錢幣雖然保值性強,但一個最為明顯的缺點就是變現能力并不強,一般需要到專業的市場進行買賣。然而游資的炒作手法往往是把價格拉到一個目標價位后大量出貨,因此這也很容易導致錢幣市場在很短的時間內崩盤。如果普通投資者在高位時紛紛跟風買進,就面臨著追高被套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