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國寶 美奐美倫——國寶“十珍”系列銅章賞析之四 |
發布日期:10-02-03 08:37: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子安 |
了一份珍貴的史料。此器與商代甲骨文中的鳳字極為相似,是研究商代人心目中鳳的形像的極佳實物。玉鳳,體輕薄,側身回首,彎曲如大寫的C形;玉鳳圓眼,尖喙,頂飾三連花冠,短翅長尾,作亭立回首欲飛狀,飄逸灑脫,舒展的長尾自然彎曲,尾翎有合有分,素潔無紋;身前有透穿鏤孔,更使鳳體豐滿迷人。背部外凸的穿孔圓鈕,有可供穿繩懸掛之處;以商代典型的減地陽文技法表示翎羽,兩面紋飾相同。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有商一朝時期的玉雕,在整個玉雕史上,還處于藝術初創階段,它的特點是注意外在的造型,此件玉鳳的表現手法,帶有典型的商代特點。由于商代玉雕扁平器較多,至今還未見真正意義上的圓雕工藝,多以陰刻、淺浮雕為之,深雕、圓雕等技法很少應用,因此作品層次并不繁復,但其化繁為簡的功力卻并不顯得單一、平淺,反而更顯出別致的藝術感染力。在光線照射下,淺浮雕和透雕產生的陰影效果,在浮雕基礎上鏤空雕刻使圖象空靈突出,以準確的外輪廓線勾勒鳳的形象,重點刻劃了鳳冠和鳳尾,顯現出玉鳳秀美玲瓏的藝術效果,立體感很強。 這枚玉鳳的形象,充滿了律動美和線條美,鳳的形像美麗、精巧,玉質晶瑩潤潔,給人留下了鳳之娟麗高傲、振羽展翅、昂揚向上的深刻印象。只可惜銅章因材質所限,留下些許無“力”表達這方面的遺憾。從這枚商代玉鳳身上我們看到了當時的匠人已萌生了的藝術化的傾向,把很藝術化的人為的雕刻工藝施刻在晶瑩的玉器上。玉鳳成平板狀,其整體形象非常適合銅章的雕刻形式,以原汁原味的玉雕移植在銅章雕刻工藝上,讓銅章愛好者因愛成愛視國寶系列若珍璧持之難釋。國寶玉雕和銅章施用的造幣工藝相契合使這枚銅章平添魅力,用不同的藝術手段或形態達至藝術上的升華使我們看到了銅章藝術的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