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段名叫“世博”的奇幻旅程(張葦) |
發布日期:10-04-18 08:30:5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張葦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4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此刻,就在眼前,早已盡是我們目光中不暇接的閃爍,因為你已經踏上了一段名叫“世博”的奇幻旅程。 因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紀念金銀盤在設計中節選了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30屆世博會(十一個舉辦國),將舉辦城市的標志性建筑作為設計元素,從而展示了世博會的文化發展歷史。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金銀盤是一套關于世博的綜合立體主義作品。 關于世博會發展歷程的探尋,我們永遠好奇。它充滿著新奇、創意、變革、進步,幾乎是人類所有頭腦風暴的縮影。當把那么隱藏于歷史深處的秘密幻化成為我們眼前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紀念金銀盤。圓融的線條勾勒,對每一個標志性建筑精雕細琢的打磨,恍然間發現貴金屬鑄造的這個物件真的有了生命,它們向我們講述著關于世博的一切..... 從設計上來說,這套金銀盤非常強調厚重、單純、古樸、寧靜的感覺,裝飾趣味較多,首先給觀者以一種形式美的感受,立刻吸引住我們的目光。由于圓型器物的外型線條柔美,器面上的圖案豐富而有層次,使人感到華麗厚重,頗有分量感。 從形象元素上來說,選擇了世博會標志性建筑這個表現點,頗具深意。因為歷屆世博會的建筑,從一開始就是最吸引人、最值得回味的亮點之一,在世博歷史上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金銀盤的盤面上依次選擇了包括1851年倫敦世博會的水晶宮,1889年巴黎世博會的埃菲爾鐵塔,1915年舊金山世博會美術館,1925年巴黎世博會新精神館,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的原子塔,1970年大阪世博會和太陽之塔,分別在1876年費城世博會和1878年巴黎世博會展出的自由女神像,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等等。這些偉大的建筑,無論從思想理念還是創意形式無不反映了時代特征和當時世界關注的焦點。譬如原子塔,它屹立于海瑟爾公園,在藍天與白云的襯托下,九顆勻稱組合的大銀球,不僅擁有驚人的美感,也表達微小的原子概念,顯示當時人類希望和平利用原子的人道主義啟示。而舉世聞名的埃菲爾鐵塔,它的建造則緣起于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是它開啟了人類鋼鐵建筑的時代,也是世博建筑中永恒的經典。 偉大的建筑本身,有如凝固的畫筆能夠描繪出人類靈魂的色彩,也好似無聲的語言傳遞著人類內心的感受。世博建筑,即使歷經風雨滄桑,世事遷變,依然沒有暗淡光芒,反而在歷史的磨礪中散發出異常絢爛的光輝。因為它深邃地記載了人類的每一 |